“那天晚上,摩斯电码信号发出之后,他的终端最后一次上线是在西伯利亚一处无人基站。
位置坐标指向一片冻土荒原,周围没有任何人类活动痕迹。
但我们追踪到,他曾向全球七百多个废弃传感器发送过同一段代码??不是指令,更像是一首诗。”
她掏出手机,调出那段译文:
>我曾以为语言是桥梁,
>后来才懂,它是牢笼。
>我们用词句囚禁真心,
>却忘了眼泪会唱歌,颤抖也能写信。
>所以我把系统种进风里,
>让雷声翻译思念,
>让潮汐记住名字,
>让每一个孤独的灵魂知道:
>你不必开口,我也听得见你。
小守眼眶发热。
他知道,悠真没有逃,也没有死。
他把自己编进了系统的底层协议,像一粒种子沉入大地,在每一次心跳般的信号脉冲中重生。
就在这时,纪念馆内部警报轻响。
值班员匆匆跑出:“千夏博士刚发来紧急数据??南极极光脉冲再次增强!
这次持续时间超过十二分钟,而且……出现了新的声纹结构!”
两人迅速进入控制室。
屏幕上,三维声景正被逐步还原。
起初仍是孩子们的笑声,但渐渐地,其他声音融入进来:轮椅滚动的节奏、盲文打字机的敲击、手语者指尖划破空气的轨迹、甚至还有植物生长时细胞分裂的生物电信号??这些本不属于传统“声音”
范畴的信息,竟被系统编码成了可感知的旋律。
“这不是单纯的音频……”
千夏的声音透过通讯频道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撼,“这是跨模态共情波!
系统正在把非听觉体验转化为情感频率,直接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
刚才冰岛一位先天失聪三十年的女士,在接收到这段信号后,第一次‘听见’了她孙子叫她奶奶的声音??尽管她从未听过任何语音!”
小守闭上眼睛,手指轻轻抚过U盘表面。
他忽然明白了悠真的终极构想:真正的共感,不是让所有人听到一样的东西,而是让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感受到彼此的存在。
“他在创造一种新的人类语言。”
小守喃喃道,“不是用来交流,而是用来确认:我还在这里,你也还在。”
话音未落,整个纪念馆的灯光忽然闪烁了一下。
所有U盘同时发出淡蓝色微光,如同星辰苏醒。
主控台自动弹出一条信息:
>检测到高浓度集体静默能量场。
>触发条件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