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大汉太后全文阅读 > 第39章(第1页)

第39章(第1页)

这次只算是石渠阁中一次随机发起的小辩,不太重要。

但也辩得那叫一个激烈,那叫一个沉浸,若不是还顾及着阁中这些珍贵古籍,可能就直接上手打起来了,毕竟现在的儒生可不是后代那种弱不禁风的读书人,在君子六艺的教育下,虽无法手搏猛汉,自保却是绝对没问题的。

上手打起来都是说轻了,这要是汉朝刚开国那时候,在未央宫大殿喝多了之后,群臣一言不合直接拔剑就是干。

他们今日辩驳的内容是孔子为政篇的一句话: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闻棠在书里看过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用德行来施行仁政,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只需要安然待在自己的位置上,别的星辰就都自然而然来环绕它了。

字面意思很直白了,闻棠不明白这有什么好辩论的。

即使这些人同属儒家,同样一本经典中的一句话,儒家不同流派给出的结论大相径庭,就比现在这场辩论,有人认为这话重点在前面那个“德”字,要先施政足够仁德,周边四夷自会臣服。

另一方则认为这句话重点在于后面那个“共”字,为了周边四夷臣服,要实行仁政。

闻棠听了一会儿,发现这些人一旦说不过对面,就会举出一句新的古文来论证自己的想法,然后对面再同样引用出另一条古文来辩驳,像是一个个装有足够知识的书袋子那样,引经据典,唇枪舌战。

闻棠:……

文化工作者就是不一样哈,可真是有文化。

辩到一半,有人注意到闻棠,呼道:“你是何人,实在无礼,站在此处做什么?”

闻棠:?

她望向周围,也有一些不是儒生打扮的官吏在听他们辩论,按理来说,偷听别人吵架是有些不礼貌,可这种随机发起的辩论却除外,甚至辩到深处,还会随机抽取一位幸运观众来询问他有什么看法,支持哪一方。

这样看来,闻棠也没什么无理的地方。

再说了,阁中有专门应对这种情况的藏室,他们大庭广众之下当中喧哗就是什么很有礼貌的事情吗?

闻棠尚未回答,人群中就有人出来为她打圆场。

“您可是广牧君?”

是位年老的长者,约五十来岁,长髯飘飘,头上戴有文官通用的进贤冠,发髻间簪有一根毛笔,手中捧着一卷书简,闻棠虽未和他有过交集,却感觉此人有些脸熟。

闻棠:“正是本君。”

随后又问:“您是?”

他自我介绍道:“在下宫中太史司马谈,您曾对犬子有恩,当初他在野外遭难,若非县君出手相助,荒野无人,他需经过许多波折才能回到长安,那些书简也肯定会破损一些。”

哦,原来是司马迁的父亲啊。

“您初到长安,诸事繁忙,犬子担心可能会打扰到您,今日刚向您府中下了拜帖,上门感谢,没想到老夫居然提前在石渠阁中与您相遇了。”

随后告知身旁这些贤良文学们她的身份。

闻棠:“原来是太史公。”

知道闻棠的真实身份后,这些儒生只是按照礼节敷衍地叫了句“广牧君”,态度依旧冷淡。

一人曰:“时间不早了,广牧君还是快快回府吧。”

这些人就属于那种典型的没考上之前:孔子保佑让我被选上吧,我一定好好为官,劝谏君王,守时力民。

考上之后:喷!喷的就是朝中这些官员。

另一儒生老者补充道:“再晚一些,可就阴阳颠倒了。”

闻棠:……

好家伙,这人的嘴真是有够毒的,就算她是个傻子,都能听出来这是在讽刺她呢。

估计是顾及了司马谈的面子,要不然按照他们那么丰富的词汇量,可能连《尚书牧誓》里最经典的那句“牝鸡无晨”都能说出,然后再举一个商王的例子来强调论点。

“恕本君冒昧,敢问先生高寿?”

他抚摸自己的长髯,没好气道:“老夫今年六十有三。”

“你问这个做什么?”

“您刚刚那句话是在讽刺我吗?”闻棠反问道,“我年纪还小,听不懂您的意思,不过对于诸位刚刚的探讨的《为政》篇,我倒是有个疑惑。”

未等众人询问,她率先开口:“今上重视儒学,诸生皆诵法孔子,子曾经曰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六十而耳顺t,耳顺之年,能虚心倾听周围人的意见,也能辩明其事非曲直了。关于这句六十而耳顺……”

最后六个字加重读音,闻棠视线缓缓扫过刚才那位阴阳怪气自己的老者,询问道:“您以为如何?”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