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难民营女孩设计的心理疗愈聊天机器人;
-巴西雨林原住民青年开发的森林火灾AI监测APP。
每一个项目背后,都有一段语音留言被录入“家书键”系统。每当有人登录正阳开源平台,首页都会随机播放一条:
“谢谢你相信我能做成一件事。”
“原来我也能帮到别人。”
“我不再只是受害者,我是建造者。”
这天夜里,林正阳再次登上研究院天台。星空依旧浩瀚,银河横贯天际。李文博也来了,手里拿着一封信。
“谁寄的?”林正阳问。
“没有署名,邮戳是西伯利亚一座废弃气象站。信纸很旧,像是用手写的。”
林正阳接过信,展开一看,瞳孔猛然收缩。
上面只有一句话,用中文写着:
>**“你还记得1998年夏天,松花江边那个捡瓶子的小男孩吗?我现在是一名儿科医生,在哈尔滨救治洪灾患儿。你当年送我的那辆破电动车,我一直留着。它教会我,轮子不一定非要跑得多快,只要不停下,就能走出泥泞。”**
信纸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一辆锈迹斑斑的老头乐,车身贴着“正阳实验品001”,旁边站着一个瘦弱的男孩,笑容灿烂。
林正阳怔住了。
记忆如潮水涌来。那是他人生第一辆自研电动车,在一次试驾失败后被遗弃在江边。没想到竟被一个流浪儿捡走,修修补补骑了二十多年。
他缓缓坐下,仰望星空,声音轻得像梦呓:“妈,你看到了吗?那辆车……真的带人走出来了。”
李文博没说话,只是默默递过一杯热茶。
远处,城市灯火通明。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仍有无数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只要打开一台X3,按下语音键,就会听到一个温柔的声音:
“别怕,我在。”
“你很重要。”
“这个世界,值得你活下去。”
而这声音的背后,是一个永不熄灭的信念:
科技的意义,从来不是统治,而是唤醒。
不是让人臣服于机器,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挺直脊梁,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
十年后,当人们回顾这个时代,不会记住股价涨跌、专利数量、市场份额。
他们会记得,有一群人,曾努力让冰冷的代码学会倾听心跳,让钢铁之心跳动出人性的节拍。
他们会记得,那个叫林正阳的男人说过:
>“我不追求永恒的企业帝国,只愿留下一条路??让后来的孩子们知道,本事是用来帮人的,不是用来压人的。哪怕只照亮一个人,也算没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