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乐海乐器有限公司官网 > 罗西尼(第1页)

罗西尼(第1页)

罗西尼

罗西尼:意大利作曲家,十八岁时创作第一部喜歌剧《结婚证书》,在十五年之内写了四十部歌剧,蜚声全欧,但从四十年代之后却只写了一首悼歌和一首《小庄严弥撒曲》以及一些小曲,其后期创作力之弱已成为音乐史上一个难解之谜。

罗西尼应当说是一个长寿的伟大音乐家,经历了七十六个春秋,活到这样大的年纪,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已是寥寥可数。可我们翻开他的履历,可以明显地看到,他的大型作品、为他博得“音乐世界统治者”名声的不朽之作,都是他在19世纪30年代之前完成的,如《奥瑟罗》、《塞维尔理发师》、《鹊雀贼》、《威廉退尔》等。

那他此后的时间呢?伟大作曲家,也是著名音乐评论家罗伯特·舒曼不无调侃地写道:“罗西尼,这位艺术家作曲直到三十七岁,在此后他的大脑都用在烹调上了,在四十年的时间里他为全世界的菜谱增添了几种新品种,如罗西尼牛排(TournedosalaRossini),这其中还有他为教皇祈福而设计的一种沙拉。罗西尼经常说:‘胃是乐队长,他指挥一支表达我们情和欲的乐队。’”

***

罗西尼懂得如何生活,长期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有一次到了医生那儿。“大师,您的苦恼有三方面的原因,”医生说,“这就是美酒、女人和歌唱艺术。”作曲家急迫地说道:“没有歌唱艺术我还能过得去,读谱使我感到快乐。”“那其他两件事您能放弃吗?”医生问道。“是的,医生,”罗西尼声称,“这完全取决于岁月。”

***

罗西尼在谈到他创作《鹊雀贼》的前奏曲时说道:“在首演的当天我被经理关在斯卡拉大剧院的阁楼里,有四个人看守我,他们得到指示,我每谱完一张,他们就从窗户里抛给等在下面的复制人。如果我写不出来,那他们就按着指示,把我本人从窗户里扔下去。”

***

有一天罗西尼的仆人报告他的主人,伟大的男高音恩利科·塔伯里克来访,希望得到接见。

“你问过塔伯里克先生没有,他是不是带着他的高音C来?”罗西尼一本正经地说道。

仆人匆匆而回,转告他说,这次当然是了。

“那就有请这位先生,当他把他的高音C,还有他的帽子和大衣挂在外边的存衣间时,我会高兴地接待他的。当然当他走的时候,他能把它带走……”

***

罗西尼一生中有三件事萦绕于心,不能释怀。

“第一次,那是《塞维尔理发师》首演的失败;第二次,那是我听到了帕格尼尼演奏;第三次那是在科莫湖泛舟时,仆人就在我眼前把一只烧鸡掉到湖里。”

***

有一天罗西尼被邀请与葡萄牙国王彼得罗共进晚餐。这位意大利作曲家是位美食家,高兴至极,这次可以大快朵颐了。可是他不仅仅是享用美味佳肴,而且还要听国王的歌唱,国王要在著名的音乐家面前一展歌喉。罗西尼庄重地倾听,国王演唱完后问道:“呐,大师,您认为我唱得如何?”罗西尼回答:“我还从没听到一个国王唱得如此之好。”

***

一个巴黎人去罗西尼在乡间的住地。他扣响门铃,一个仆人出现了。“先生,您有何贵干?”“我要拜访罗西尼先生。”这位先生随即被引上楼梯。这时仆人问道:“请原谅,您是要见作曲家罗西尼?还是厨师罗西尼?在右边的房间您遇到的是作曲家罗西尼,在左边的是厨师罗西尼。”

这位客人不知仆人说的是什么意思,惊讶地说道:“我只认识一个罗西尼。”仆人轻声回答:“对,就是同一个罗西尼,可他把自己分成两半了。一半写歌剧,另一半挥动炒锅。”

***

罗西尼有一次在面对莫扎特的一幅画像时,对一个朋友说:“他是我青年时代的崇拜者,是我成年时代的绝望者,是我老年时代的慰藉者。”

***

有几个罗西尼的巴黎崇拜者,他们要在罗西尼在世时给他建立一座纪念碑,为此筹集了不少钱。大师听到后就问道:“这要费多少钱?”“大约要八万法郎。”“老天啊,”罗西尼说道,“我把自己放到基座上,给我四万就足矣。”

***

拿破仑三世,一天晚上在剧院观看歌剧,看到了坐在他对面包厢里的罗西尼。他一直就渴望与作曲家见面,于是派来一位侍从,请罗西尼到他的包厢里一叙。罗西尼应邀而至,他为自己没有穿晚礼服而表示歉意,因为他没有想到会得到陛下的接见。“罗西尼大师,您坐在我的身边,这是您给予我的荣幸,”拿破仑三世回答说,“我请您不必介意,在皇帝这里任何礼仪都是不必要的。”

***

罗西尼一到达伦敦,自视是音乐保护人和自以为自己音乐才赋甚高的国王乔治四世,立即邀请罗西尼到白金汉宫,并建议共同演唱罗西尼歌剧中的几首二重唱。这两位身材强壮、性格外向的人很快就发现,他们有许多共同之处:喜欢享受生活,追求感官的乐趣,还有对音乐的热爱。他俩来到钢琴旁,怀着极大的愉悦唱起了罗西尼《鹊雀贼》中的一首男低音二重唱。国王陛下突然中断了:“亲爱的罗西尼,我很遗憾,我相信我一定在某个地方唱错了。”

“陛下,”作曲家诙谐地回答:“您有权做您想做的,我很高兴跟随您,甚至入地狱!”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