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西部片
好莱坞西部片(TheWesternFilm)是美国独创和独有的电影类型,以19世纪美国西部开发时期为背景,表现西部开发过程中拓荒者的生活、各种势力之间的斗争、白人驱赶和屠杀印第安人的血腥活动等。它再现了美国的文化历史,并帮助塑造了美国自身的形象。
一、美国西部片的发展阶段
西部片并非是好莱坞20世纪30年代的创造,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在《西部片,或典型的美国电影》(1953)一文中开宗明义第一句写:“西部片是大抵与电影同时问世的唯一的类型电影,而且近半个世纪以来经久不衰,充满活力。”[1]1903年爱迪生公司埃德温·鲍特拍摄的《火车大劫案》包含了西部片的基本元素:左轮手枪射击、抢劫火车、策马追击、头戴宽沿帽。出演该片的演员G。M。安德森成为第一个西部牛仔明星。
1。30年代西部片
美国建国是一个不断开发西部的过程,修建太平洋铁路是美国西部开发的大事,在西部片中表现。西部片在30年代成熟,并达到繁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西部片《壮志千秋》(,1931)为经典西部片赢得唯一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1939年约翰·福特完成了标志西部片成熟的《关山飞渡》(Stagecoach),确立了经典西部片的重要地位。
2。40年代西部片
西部片一向表现美国牛仔的阳刚气质,在40年代,**因素被引进西部片。但它们没有成为西部片类型的标志元素。这一时期的西部片代表作品有《匪徒》(TheOutlaw,导演:霍华德·休斯,1943)、《太阳浴血记》(DuelintheSun,导演:金·维多,1946)等。
3。50年代西部片二度繁荣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给美国带来了荣誉和骄傲,西部片再次繁荣。出品了《红河谷》(RedRiver,导演:霍华德·霍克斯,1948)、《搜索者》(TheSearchers,导演:约翰·福特,1956)等优秀西部片。
50年代工业化给西部社会带来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心理西部片,表现传统牛仔英雄对社会变化的迷茫和不适应。他们在处理社区问题时无能为力,孤军奋战。代表作品是《正午》(HighNoon,导演:弗雷德·齐纳曼,1952)。
4。60年代西部片
60年代美国社会法律与秩序越来越完善,排斥牛仔英雄的原始个人主义价值观,经典西部片走向衰落。传统的牛仔英雄变为无法无天的匪徒,一系列西部片的主人公兼有英雄与坏蛋、文明与野蛮、善性与罪恶的特征。
西部片是在美国西部拓荒、文明开化完成后对美国西部拓荒史的追溯,以电影形式建立西部拓荒的神话。西部拓荒体现了美国开拓进取、朝气蓬勃的立国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弱肉强食、白人掠夺土地、屠杀印第安人的血腥史。
二、西部片的电影特征
1。故事题材的传奇性
西部片主要取材于西部开拓的神话传奇和真实故事,这些传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发生的时间主要是1830—1915年。西部片表现西部开拓中的社会冲突,英雄参与冲突,并解决冲突。解决冲突的方式通常是影片**的枪战,英雄完成使命后继续浪迹天涯、除暴安良。
2。西部片的人物模式
西部片又称牛仔片,主要包括四类人物。
牛仔英雄是经典西部片的主角和正面形象,英雄好汉包括主持正义的牛仔、为民除害的警长。标志是头戴宽沿帽,使用左轮手枪。
反面人物是横行一方的歹徒恶棍、北美印第安人。在传统西部片中,印第安人被描写成凶恶可怕的生番、野蛮人,如《关山飞渡》中的印第安人,《正午》中的四个歹徒等。
文明淑女是来自东部文明世界纽约的女教师或者新奥尔良的新娘,代表文明、善良和温情。她们作为英雄好汉的主要伴侣和陪衬,并能够驯化西部牛仔英雄的桀骜不驯。
群众人物是英雄好汉的支持者,或者是中间人物,胆小怕事、意志薄弱。他们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具有向善的本性。
3。西部环境与道具
西部片展示壮丽的西部景象,外景有连绵不断的喀斯特地貌、永恒的荒原、荒凉的小镇、沉寂的街道。内景有简陋的酒馆旅店、孤立的村舍和狭窄的警长办公室。
西部片的固定道具主要有枪、马、马车、火车、电报。西部片一般不表现流血,枪战中强调牛仔拔枪射击的速度。
西部片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