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外国电影史 > 第一 电影发明的主要来源(第2页)

第一 电影发明的主要来源(第2页)

2。电影视镜

投射光源并非是电影发明一开始就解决的。最早的活动放映机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完善的,1891年他制作了“电影视镜”,外形是一个长方形立柜式箱子,里面有可以连续放映50英尺的胶片,外面有个2。5毫米的透镜。这个“电影视镜”的特点是一次只能一个人透过放大镜看箱子里的活动影像,就像现在博物馆里设置的个人观看的小电影一样。在电影视镜放映点,用投递硬币的方式一次一人观看。

电影视镜也传到中国,称西洋镜、拉洋片。电影《骆驼祥子》(导演:凌子风,1982)讲述了20世纪初期人力车夫的故事,影片中有斯琴高娃饰演的虎妞在市场看电影视镜。为吸引游人,旁边有人吆喝播放的内容。

《骆驼祥子》剧照:看西洋镜

电影视镜一次只能一人观看。据说,有人希望爱迪生改进电影视镜,能够让更多的人同时观看。爱迪生认为,只有每个好奇的顾客单独通过看片机来看电影,才有可能挣到更多的钱。因此,他拒绝以投影方式放映电影。短短几年,这个问题被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他们通过幻灯发明了电影的投射光源,成为电影光源的最终选择。

3。中国皮影戏

中国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通过灯光投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演出时由真人为人物配唱。电影《活着》(导演:张艺谋,1994)里有葛优饰演的福贵为皮影戏配唱的表演,赢得满堂喝彩。

《活着》剧照:演出皮影戏

皮影戏的灯光和幻灯、电影光源的投射原理是一样的,因此当西方电影传入中国时,中国人称电影是“西洋影戏”。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美术电影的发展都起过先导作用。

中国皮影戏造型

三、画面构图和电影素材的来源:连环画

连环画指故事情节连续排列的多幅画,一般每幅画都有简要的文字说明。连环画将上一幅画的内容和下一幅画的内容相连接,和电影连续摄影的画面内容是一致的。因此也有将电影故事制作成电影连环画的图书。

1。连环画的画面构图

连环画属于造型艺术中的单色画或素描画,画面形式不同于单幅画和组画。连环画主要用单色线条的素描形式进行画面构图,有的直接是铜版画、木版画、漫画制作。如19世纪法国著名版画家、雕刻家和插图作家多雷为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1605、1615)绘制的插图画,就相当于是版画连环画。多雷全套《堂吉诃德》版画作品有120张全幅面的金属版画和259幅小的木刻版画。《堂吉诃德》艰辛的理想主义飘浮在多雷辉煌的梦幻风格中,在表面的怪诞、幽默之下,透露出本质的苍凉。多雷版画不仅影响了后世版画的创作,而且也影响了20世纪初的电影大师,格里菲斯、塞西尔·德米尔均从他的作品中拷贝壮观的场景。

2。电影分镜头构图

连环画构图包括结构、动态、明暗、线条、主体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和空间形成的画面分割形式。为了突出主体形象,要合理处理主体与陪衬、主体与环境的关系。连环画的画面设计和画面连接为电影摄影构图和镜头画面构图提供了借鉴。日本著名电影大师黑泽明热爱绘画,他在导演电影时,习惯以绘画进行电影分镜头的构图,然后根据手绘分镜头拍戏。黑泽明手绘分镜头,由多幅图画构成,并画箭头连接,犹如分镜头连环画。

《来自黑泽明的信息》剧照:手绘分镜头

连环画与电影摄影不同的是,连环画的构图是静态的,突出的是空间。电影摄影的画面设计是运动的,不仅具有空间性,还有时间性。电影的运动性把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

3。电影素材来源

发明阶段的电影,只是杂耍一类的大众娱乐,没有编剧和严肃的内容,素材来自连环画。19世纪末,连环画属于通俗画、地摊画,非常流行,为大众读者提供休闲的阅读作品。它的内容多是战争、抢劫、犯罪等,为早期电影提供了素材来源。早期电影的追逐片,好莱坞的西部片,很多都受到连环画的影响。

时至今日,还有很多电影、电视剧是根据漫画改编。例如台湾电视连续剧《流星花园》(2002)根据日本漫画《花样男子》改编,韩国电视连续剧《浪漫满屋》(2004)根据同名漫画改编,美国科幻片《超人》(1978)根据1938年同名漫画改编。

从漫画到影视

四、小结

照相术、幻灯和连环画是电影发明的三大来源。照相术的摄影原理促进了电影摄影机的发明,幻灯解决了大众观看电影的光源投射,连环画启发了电影的分镜头构图,故事内容为拍摄电影提供了素材。科学与艺术结合,电影在科技文化发展中崛起,体现了现代人对于形象思维的全新观念。

思考题

1。你对电影发明的了解有哪些?

2。电影发明的主要来源与电影的关系是什么?

3。皮影戏在电影发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4。比较绘画、摄影、电影镜头构图的异同。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