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章涛:《阮元与扬州学派》,《学土》卷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日)大谷敏夫:《扬州常州学派及其江南文化圈》,《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4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楚金:《道光学术》,《中和》第2卷第1期,1941年1月。
冯天瑜:《经史同异论》,《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许道勋、沈莉华整理《周予同论经史关系之演变》,《复旦学报》1998年第1期。
杨国强:《清末新政:历史进化中的社会圮塌》,《史林》1997年第3期。
王栻:《严复与严译名著》,见《论严复与严译名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高中理:《严复:会通中西与教育维新》,《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刘桂生:《论近代学人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曲解》,《北大史学》第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近代学人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误解及其成因》,《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史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郭双林:《晚清西方地理环境决定论在中国的际遇》,《学人》第9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葛兆光:《思想史与学术史》,《学人》第1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沈寂:《芜湖地区的辛亥革命》,《安徽史学通讯》总第14号,1959年第6期。
沈寂:《辛亥革命时期的岳王会》,《历史研究》1979年第10期。
(日)富田昇:《社会主义讲习会与亚洲和亲会》,《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2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日)竹内善朔:《本世纪初日中两国革命运动的交流》,《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日)石母田正:《辛亥革命与幸德秋水》,《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2辑。
汤志钧:《关于亚洲和亲会》,《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辑,中华书局1980年版。
杨天石:《何震揭发章太炎》,《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2期。
二、外文部分
MartinBernal,LiuShih-p'eiandNationalEsseeFurthed,TheLimitsofge:EssaysoiveAlternativesinRepublia,HarvardUyPress,1976。
&SeYu,Thearent,Berkeley,Uyofia,1961。
D。W。Y。Kwok,AnardTraditionalism,LiuShih-p'ei,TheJoureofeseStudiesoftheiversityofHongKong,Vol。4,No。2,1971。
&erZarrow,archists:Ideasaionof1911,biaUyPress,1987。
&erZarrow,AnardesePoliticalbiaUyPress,1990。
BenjaminA。Elman,Classicism,Politiship:Theg-chouSewTextisminLateImperialiversityofiaPress,1990。
BenjaminA。Elman,gDynasty“Schools”ofScholarship。g-ShihWen-T'i,Volume4,Number6,December1981。
J。S。Mill,OyaioiveGover,Oxford,BasilBlackwell,1946。
小岛祐马:《刘师培の学》,《艺文》第11年第5、7号,大正九年5月、7月;《中国の社会思想》,筑摩书房1967年版。
小野川秀美:《刘师培と无政府主义》,《东方学报》第36册,1964年;《清末政治思想研究》,みすず书房1969年版。
森时彦:《民族主义と无政府主义——国学の徒、刘师培の革命论》,载小野川秀美、岛田虔次编《辛亥革命の研究》,筑摩书房1978年版。
河田悌一:《清末の戴震像——刘师培の场合》,《森三树三郎博士颂寿纪念东洋学论丛》,朋友书店1979年版。
佐藤丰:《〈国粹学报〉志上に於ける“国粹主义”と“国学”の成立》,《日本中国学会报》第34期,1982年。
嵯峨隆:《近代中国アナキズムの研究》,研文出版,1994年。
嵯峨隆:《近代中国の革命幻影——刘师培の思想と生涯》,研文出版,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