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槟城的那场暗战,以林远的小胜暂时告一段落。虽然他没能成功收购一家成熟的封测厂,快速弥补自己的产能短板。但他却用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成功地在东南亚这片至关重要的第二战上,打下了第一颗钉子。由顾盼负责的新加坡先进封装技术研究院,在挖来了carse等公司的近百名核心工程师后,已经正式挂牌成立。虽然它目前,还不具备任何量产能力,但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正在不断地吸引着整个东南亚的半导体人才。而由拿督王建民牵头的马来西亚华人商会,也正式向马来西亚政府提交了那份关于反垄断调查和为战略合作伙伴开辟绿色通道的政策建议书。虽然审批的流程依旧漫长,但这已经在事实上斩断了东和财团在马来西亚继续进行恶意并购的可能。林远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了最大的战略空间。他知道这是一场,比拼耐力、比拼格局、比拼生态厚度的持久战。谁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团结到更多的盟友,建立起更稳固的根据地。谁才能笑到最后。于是在返回江州后,林远没有再将精力过多地投入到与东和财团的直接对抗上。他将所有的重心,都重新拉回到了启明联盟的自身建设上来。他要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槟城暗战结束一周后,一场由李俊峰的生态发展委员会主导的变革,在启明联盟的官方网站上拉开了序幕。全新的启明开发者社区20正式上线。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提供代码和文档的资源站。它被升级为了一个,集学习、开发、测试、分发、变现于一体的一站式开发者赋能平台。其核心是五大全新上线的基础设施模块。首先,是启明学院。这是一个完全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由联盟的技术委员会,联合了国内十几所顶尖理工科院校,共同录制了超过五百个小时的专业视频课程。任何一个开发者都可以在这里,系统地学习从点亮一个led灯到开发一个分布式ai应用的全套技能,并最终考取由信通院背书的启明认证工程师(ace)证书。紧接着是启明云。这是一个由燕山超算中心提供底层算力支持的免费云开发与测试平台。任何注册开发者,都将获得一个拥有强大算力和海量存储的免费云端开发环境。他们不再需要购买昂贵的硬件,只需要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可以在云端完成所有的代码编写、编译和仿真测试。然后是启明市场。这是一个类似于appstore的应用和算法分发平台。开发者可以将他们基于启明标准开发的产品,上架到这个市场中进行销售。而联盟的所有硬件成员,都将在其产品的应用商店里,预留出通往启明市场的入口,为开发者提供直达数亿用户的庞大渠道。与之配套的,是启明基金。这支由刘华美和顾盼执掌的百亿级产业基金,将专门用于孵化那些,在启明市场上表现出色的,具备高成长潜力的项目或团队,为他们提供从天使轮到pre-ipo的全阶段投资。最后是启明社区。这是一个类似于stackoverflow的开发者问答和交流社区。在这里,开发者可以提出问题、分享经验、寻找伙伴。而联盟内部的所有技术大神,汪韬、王海冰、李振声、张博……都将以社区导师的身份,定期在线上,为开发者们答疑解惑。学院、云、市场、基金、社区。这五大基础设施,共同构建了一个,从人才培养到技术赋能,再到商业变现的完美开发者生态闭环。林远要的不仅仅是让开发者为他写代码。他要的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安身立命,可以实现梦想,甚至可以一夜暴富的新世界。在社区20上线两周后,佛城,d集团总部。一场名为灯塔计划的启明联盟第一期核心伙伴赋能大会,正式召开。会议的主角不再是林远。而是王海冰和汪韬,这两位技术统帅。他们的听众,则是来自d、大江、石头、德施曼等,所有创始成员企业的五百多名核心研发工程师。“各位,”王海冰站在台上,他那张不苟言笑的脸上,带着强大的技术自信,“今天,我们不谈战略,只谈落地。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我们‘启明联盟’的技术委员会,已经与在座的每一家企业,都进行了至少三轮的深度技术沟通。我们为每一家企业量身定做了一套专属的改造方案。”他按下了遥控器,屏幕上,出现了d集团的logo。“首先是d集团的超级家电计划。”“我们的目标,是在六个月内,推出全球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基于分布式操作系统的超级智能空调。这台空调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温控设备。它将成为整个家庭的环境控制中心和边缘计算节点。”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比如,它可以通过调用石头扫地机器人的激光雷达,实现风随人动的智能送风。当用户离家后,它的红外传感器将自动切换为警戒模式,联动德施曼的智能门锁和家中的摄像头,构成一个完整的家庭安防体系。甚至在夜间,它闲置的启明芯片,还可以加入到我们启明云的分布式计算网络中来,为科学计算贡献算力,并为用户赚取电费补贴。”紧接着,屏幕上又出现了大江创新的logo。这一次站上台的是汪韬。“接下来,是大江创新的天穹计划。”“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空地一体的高精度三维数字世界。我们将把启明os的微内核版本,与大江的飞控系统进行最底层的融合。同时联合燕山超算中心,为大江提供pb级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ai算力支持。”“未来大江的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将不仅仅是拍照。它将实时地将采集到的高精度影像,与我们超算中心的卫星地图,进行像素级的比对和融合。从而生成一张精度达到厘米级的,实时动态三维地图。在这个地图之上,我们的工业之心平台,将可以为无人机下达语义化的巡检任务。比如去检查一下,江钢三号高炉顶部的热成像数据是否异常。无人机将不再需要人工飞控,它可以像一个拥有自主意识的雄鹰,自动地规划航线,执行任务并带回结果。最终我们将把成千上万架无人机,采集到的数据,汇集在一起,在我们的超算中心里,构建一个与现实世界1:1对应的数字孪生城市。”一个又一个,充满了想象力,却又具备坚实技术可行性的灯塔项目被抛了出来。在场的所有来工程师们,都听得是如痴如醉,热血沸腾。他们知道,自己即将参与的将不再是简单的产品升级。而是对未来的重新定义。就在联盟的核心部队,正在全力攻坚灯塔项目的同时。一场更大范围的生态扩张,也已在全国范围内,悄然拉开序幕。由李俊峰带领一支规模庞大的布道者团队,开始了他们的长征。他们的足迹从深圳的南山,到成都的天府;从杭州的滨江,到合肥的高新……所有中国最活跃的创新高地。他们的目标不是那些早已形成生态壁垒的巨头。而是那些数量庞大,充满了创新活力,却又在巨头夹缝中,艰难求生的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李俊峰的路演,没有林远那么宏大,却更加的接地气,也更具杀伤力。他只向这些中小企业主,反复地强调三件事。“第一,我们帮大家降成本!加入我们启明,你不再需要养一个庞大的嵌入式开发团队。你只需要一个懂java或python的普通程序员,就可以用我们提供的低代码工具,在几天之内开发出一款,媲美大厂的智能产品。我们的芯片、模组、云服务,都将以成本价向所有盟友敞开供应!”“第二,我们给大家给订单!加入我们启明,你将自动进入我们联盟的集采名录。你的产品将有机会,直接卖给d、大江、江钢……这些你过去连门都摸不到的行业巨头。我们将用自己人的订单,来扶持我们自己人的创新。”“第三,我们带大家共富裕!加入我们启明,你将不仅仅是一个供应商。你将成为我们生态的共建者。你的每一次技术贡献,你的每一次市场突破,都将被量化为ecv积分。你将有机会和我们这些巨头一样平等地分享百亿基金最终分红。”降成本、给订单、共富裕。这三板斧,刀刀都砍在了所有中小企业主内心最渴望,也最柔软的地方。一时间响应者云集。短短一个月内。申请加入启明联盟的中小企业就突破了五百家。从智能穿戴到智慧农业,从共享出行到机器人教育……覆盖了几乎所有物联网的细分赛道。一张由核心巨头为骨架,由中小企业为血肉的庞大产业生态网,正在疯狂地扩张着。这天深夜,林远接到了孟彦,从硅谷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孟彦的声音前所未有的凝重。“老板出事了。”:()官道红颜:她们助我一路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