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寒门小神童笔趣阁 > 第39章 县试的第二场诗赋(第1页)

第39章 县试的第二场诗赋(第1页)

而苏明理,对此却毫不知情。他依旧沉浸在自己的答题世界之中,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眼前的试卷之上。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考场内的气氛也越来越凝重。有的考生抓耳挠腮,愁眉不展。有的考生奋笔疾书,额头冒汗。也有的考生早已放弃,趴在桌上呼呼大睡。而苏明理,则始终保持着那种从容不迫的节奏。他手中的狼毫笔,在他那双看似稚嫩的小手中,却显得异常稳健。帖经部分,对他而言确实如探囊取物。前世作为文学博士,他对古文的语感和文字的敏感度本就远超常人。今生宿慧觉醒,过目不忘的天赋更是让他对《四书》的原文如同印在脑海中一般清晰。他下笔之前,甚至不需要刻意回忆,那些字句便自然而然地流淌于心间。他只是需要控制好书写的速度和力道,确保每一个字都工整清晰,符合考场的要求。他深知,科举考场,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即便内容再有把握,潦草的字迹也可能让考官心生不喜。因此,他写得不疾不徐。每一个笔画都力求精准,每一行字都排列得整整齐齐,卷面清爽得令人赏心悦目。他稳稳地书写着每一个字,阐述着每一个道理。考棚之内,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他那均匀而沉稳的呼吸。他完全沉浸在了这种思考与表达的乐趣之中。仿佛忘记了自己身处考场,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首场帖经、墨义的考试,在日暮的钟声中宣告结束。吏员们开始逐一收取考生的答卷,考场内的气氛也稍稍松弛了一些。苏明理仔细检查了一遍自己的试卷,确认没有明显的错漏后,才将其交给了前来收卷的吏员。他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腕和脖颈,心中对自己的表现还算满意。帖经部分自然不在话下。而墨义的阐释,他也尽力做到了言之有物,条理清晰,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一夜无话。第二日清晨,当第一缕晨曦透过考棚的缝隙照进来时。县试的第二场——诗赋,准时开考。与首场帖经墨义的严谨刻板、更侧重于对既有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不同。诗赋一场,则更考验考生的才情、文采、想象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虽然在县试这种初级科考中,诗赋的题目通常不会太过刁钻僻涩。但也足以筛选出那些真正拥有灵性,能够“言为心声”的读书种子。试卷很快便分发到了每个考生的手中。苏明理凝神看去,只见纸上清晰地印着两道题目。诗题,是以“春雨润物”为题,作一首五言律诗。赋题,则是一篇短小的“农家四季歌”,要求文辞质朴,描绘农家一年四季的辛劳与期盼。这两个题目,都非常贴近生活,也符合县试的难度定位,没有刻意为难考生。苏明理看完题目,心中已有了大致的腹稿。春雨润物,这个题目让他立刻想起了前世杜甫那首脍炙人口的《春夜喜雨》。虽然不能完全照搬。但其意境和部分精妙的句子,却可以巧妙地化用,并结合“春耕即景”的主题进行调整。他没有急于下笔,而是先闭目凝思片刻,在脑海中将《春夜喜雨》的诗句与眼前的题目要求反复比对、融合。片刻之后,苏明理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提起笔,在草稿纸上开始书写:“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写到这里,他微微一顿。后两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虽然是千古名句,但“江船”、“锦官城”与此刻“春耕即景”的农家田园背景略有不合。他需要将其化用得更贴合题目情境,同时又不失原诗的韵味。苏明理略作沉吟,笔锋一转,将后四句改为了:“田畴沾溉足,村落炊烟生。晓看新绿处,苗壮满田平。”如此一来,前两联借用了《春夜喜雨》的起兴和核心意境,点出了春雨的及时和润物无声的特点。后两联则紧扣“春耕即景”和“润物”之效,将视角从宏观的夜雨转到雨后的田野景象。“田畴沾溉足,村落炊烟生”,描绘了雨后田地得到滋润,村庄也恢复了生机与日常的平和景象。末联“晓看新绿处,苗壮满田平”,则直接点出了春雨滋润下禾苗茁壮成长的喜人景象,也暗含了农人对丰收的期盼。整首诗既保留了原作的清新自然,又巧妙地融入了农耕主题,意境贴切,格律也无懈可击。苏明理仔细品读了一遍,觉得这次的化用还算妥当。既展现了“借鉴”的巧妙,又不至于显得过于突兀,符合县试的要求。,!他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开始构思那篇“农家四季歌”的短赋。赋的写作,比诗要更自由一些,但也讲究文采和气势。苏明理决定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个方面入手。用质朴而不失文采的语言,描绘出农家一年四季的辛劳、期盼、喜悦和休憩。他引经据典,结合自己对农家生活的深刻体验,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初步思考。他的笔下,春日是“东君送暖,冰雪消融,布谷催耕,万象更新。农夫荷锄出垄上,妇孺提篮送饭羹。”夏日是“炎阳似火,汗透衣衫,耘田除草,不敢稍闲。祈丰年,盼甘霖,莫使禾苗变枯竿。”秋日是“金风送爽,稻浪千重,镰刀飞舞,笑语盈盈。颗粒归仓心方定,打谷场上庆年丰。”冬日则是“朔风凛冽,白雪皑呈,围炉夜话,休养生息。积肥备种谋来岁,静待春雷第一声。”通篇读来,既有对农家辛劳的真实描绘,也有对丰收喜悦的生动展现,更有对来年好光景的无限期盼。文辞虽然质朴,但情感真挚,寓意劝勉,完全符合赋题的要求。而当苏明理正在聚精会神地将诗赋誊写到正式的试卷上时。高台之上的主考官赵知县和两位同考官,目光也若有若无地,再次投向了丁字号考棚的这个小小的身影。他们昨日已经被苏明理首场那份惊才绝艳的答卷所震撼。今日这诗赋一场,他们心中更是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待。“不知这苏明理,在诗赋一道上,又能给我等带来何等惊喜?”赵知县心中暗道。他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苏明理的第二份答卷了。:()寒门小神童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