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寒门小神童的科举之路墨南 > 第43章 当之无愧的县试案首(第1页)

第43章 当之无愧的县试案首(第1页)

策论一场的考试,在日暮时分的钟声中,也缓缓落下了帷幕。当吏员们开始收取最后一批答卷时,考场内的气氛显得比前两日更加凝重,也更加疲惫。三日鏖战,对这些大多是初次经历科场磨砺的童生而言。无论是心力还是体力,都已达到了极限。苏明理交上自己的策论答卷时,心中也涌起一股如释重负的感觉。他仔细地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指和脖颈,感受着身体传来的疲惫,但精神却异常亢奋。他知道,自己已经将所有的学识和见解,都毫无保留地倾注在了这三份答卷之上。接下来,便是等待命运的裁决了。与苏明理的平静和自信不同。苏明志走出考棚时,则是一副失魂落魄、面如死灰的模样。那篇策论,他几乎是胡乱拼凑而成。内容空洞,逻辑混乱,连他自己都看不下去。他知道,自己这次县试,又一次名落孙山,已成定局。而且,这一次的失败,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让他感到绝望和耻辱。因为,他不仅要面对自己的无能。还要面对那个即将冉冉升起的“天才”堂弟苏明理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对比。他甚至不敢去看苏明理,只是低着头。在其他考生异样的目光中,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匆匆离开了考场。县试三场全部结束,考生们在经过严格的搜检后,陆续离开了文庙。而文庙后堂的阅卷处,灯火却比前两夜更加明亮。主考官赵知县和两位同考官李夫子、王夫子,以及数名协助批阅的幕僚和书吏,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准备对这最后一场的策论答卷,进行最终的评阅!策论,是县试三场中最能体现考生综合素质和真实水平的一场,也是决定最终名次的关键。尤其是那些在前两场表现优异的考生,他们的策论答卷,更是考官们关注的焦点。苏明理的那份策论,自然是重中之重。当书吏将弥封糊名后的策论试卷分发下来后,赵知县几乎是迫不及待地便开始在他的那份中寻找苏明理的笔迹。凭借前两日的印象,他很快便找到了那份字迹工整俊秀、卷面清爽的答卷。“二位,苏明理的策论在此,我等一同品鉴一番如何?”赵知县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对李、王二位同考官说道。李夫子和王夫子也早已对苏明理的策论充满了好奇和期待,闻言立刻凑了过来。三人围坐在灯下,一同展开了苏明理的那份策论答卷。题目是“论本县农桑之利弊,并陈振兴之策”。开篇,苏明理便以“农桑者,国之本也,民之所系也”破题,开门见山,点明主旨,显得沉稳大气。紧接着,他分析清河县农桑之“利”,言其“土地尚沃,水利有基,民风勤朴,上承圣恩”,言辞恳切,有理有据。而后,笔锋一转,开始论述其“弊”。他指出“耕作之法,尚有未逮;良种之传,未能广布;水利之修,时有废弛;小民之力,难抗天灾;更有豪强之家,或有兼并之举,使无地之民,流离失所。”这番分析,虽然措辞相对委婉,但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清河县农桑发展中可能存在的诸多问题。其观察之细致,见解之深刻,让三位考官都暗暗点头。最让他们感到惊艳的,还是后面那“振兴之策”的部分。当他们看到苏明理提出的“安民心,固农本,当重农抑末,劝课农桑,限制豪强兼并,使小民不失其业”;看到他建议“重农技,传新法,设农学博士,推广良法”;看到他主张“广辟蹊径,发展多种经营,尽山泽之利,兴桑蚕之业”;乃至最后那句“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方能农桑兴旺,国库充盈”时。赵知县、李夫子和王夫子,几乎是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震惊表情!这些对策,条理清晰,层层递进。既有对根本问题的思考,又有具体的实施方向。其逻辑之严密,眼光之长远,见识之广博,哪里像是一个七岁孩童能写出来的?!便是他们这些为官多年,或者饱读诗书的宿儒。也未必能在这短短的考试时间内,将这些问题思考得如此透彻,阐述得如此清晰!“妖孽!此子……当真是妖孽啊!”李夫子最先失声惊呼,手中的茶杯都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王夫子也抚着胸口,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要将心中的震撼吐出来一般:“老夫阅卷数十年,从未见过……从未见过如此……如此惊才绝艳的策论!”“其见识之深,格局之大,便是许多在官场沉浮多年的老吏,也未必能及啊!”赵知县则是一言不发,只是死死地盯着那份答卷,眼神中充满了狂喜、激动,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敬畏!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他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捡到了一块足以照耀整个大周王朝的绝世美玉!这苏明理,不仅仅是“神童”。他简直是……是上天赐予清河县,赐予大周的麒麟儿!“二位,”赵知县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他抬起头,看着同样处于震惊之中的李、王二人,一字一句地说道。“此苏明理,帖经墨义,一字无差,理解通透;诗赋文章,才情横溢,意境高远;如今这策论,更是见识卓绝,直指本源,论策务实,条理分明!”“三场考试,其答卷皆堪称完美!依老夫看,此子……当为本次县试……当之无愧的……案首!!”案首二字,从赵知县口中说出,掷地有声!李夫子和王夫子闻言,都是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主考大人所言极是!此等答卷,若不能为案首,实乃我等阅卷之失职!”“苏明理为案首,我等心服口服!”在古代科举中,县试、府试、院试的第一名,皆称为“案首”。若能在三场初级考试中都拔得头筹,便被称为“小三元”。而苏明理,以其在三场考试中无可挑剔的完美表现,已然稳稳地将这县试案首之名,收入囊中!赵知县激动地站起身,在屋内来回踱步,心中的喜悦几乎要溢出来。“好!好啊!我清河县,多少年没有出过这等惊才绝艳的读书种子了!”“陈敬之啊陈敬之,你这次可真是给老夫送来了一份天大的厚礼啊!”他停下脚步,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此事,老夫定要亲自上报府尊大人!如此奇才,绝不能埋没于乡野!”“待府试、院试过后,若他真能连中三元……不!即便只是这县试案首,也足以惊动整个州府了!”他已经可以预见,当苏明理的名字和他的答卷公之于众时。将会在整个清河县,乃至更广阔的范围内,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寒门小神童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