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人口
如今蒋云他们这伙人,赵轩并没有正式将他们纳入自己的计划当中。
一来是这些人的不稳定性因素太强,二来就是这些人现在还没有证明他们的价值。
比起蒋云他们这些人来说,赵轩还是更信任王吉王阳他们。
那礼部侍郎被赵轩稍加安抚放回朝廷之后,果不其然,没有再提十箱财宝的事情。
所以现在朝廷根本就不知道蒋云莫强他们这些人如今的动向。
赵轩心里暗自想到:“如果最后这批人真的靠得住,那将也是一支秘密军队。”
在这段时间,赵轩认真的看了一下统计上来的人口普查。
北方的这些封地里面,因为天气的寒冷,又加上人口流失。
其实总人口也不多。
而这其中的青壮年更是少。
大多数的都是老者,因为那些年轻的要么就是去参军了,要么就是背井离乡去别的地方了。
这其实也不怪这些青壮年,北方的气候寒冷,能够种出来的作物也不多。
即便是在地里刨食一年也不可能有南方那些肥沃的土地收成多。
再加上北方的边界,离胡族不远,经常会有一些外族的游击队,到处打劫抢烧。
久而久之人就走的差不多了。
赵轩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立刻就意识到了现在所有的事情,最根本的基础就是人。
如果北方留不住人的话,那么赵轩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是束手束脚的。
再者来说,这封地是赵轩的,自然是封地越富饶越强盛,赵轩的实力和名声越好。
“既然如此的话,是要用一些手段了。”赵轩看着手里头拿着的数,喃喃自语的说着。
很快赵轩封地里面的各个城墙上都贴着一些告示。
首先就是免除赋税。
但这并不是无条件满足的。
赵轩制定的政策当中写到只要有人愿意一年,开垦荒地达到十亩,那么就可以免除一半的赋税。
如果能够开到三十亩,就不用再交税了。
而荒地也是需要去开垦赵轩指定的荒地。
这个政策一颁布,大多数的人都激动了。
之前北方的这些地方,归朝廷统管的时候,赋税也没有特殊减免。
即便是这地方如此苦寒,交的税也和南方是一样的。
所以久而久之大家都是苦不堪言的。
然而现如今赵轩的这个政策,一年开荒出二十亩地,这对于这些在地里头刨食的农民来说,是一件很简单轻松的事情。
甚至三十亩都不困难。
这简直就是变相的减免税收,这比一般的减免税收还要明智一些,因为这样的话还能以工代赈。
“看来咱们封地来的王爷是一位了不起的呀,这样的话咱们能够少交很多税。”
“不就是三十亩地吗?起早贪黑的干,我还不信我干不出来了。”
“只要多种些地,就能让今年家里头有余粮吃上饭,谁不愿意种?”
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着,个个都是喜气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