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戒律,在施主看来,守戒修行的根本是什么呢?究竟修的是肉身,还是心呢?”
修身还是修心?
看着老尼姑那双已经不怎么清亮但却深邃的眼,我有种被她洞悉的感觉。
“妾身不懂佛法,却也觉得,遵守戒律固然重要,但心中有佛才是根本。有句俗话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心中有佛,才是真正的修行吧。”
“好,好,好!好一个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老尼姑仰头大笑几声,很是愉悦的样子。
“施主是有慧根的人,贫尼果然没有看错。”
收起笑容,老尼姑意味深长地看着我,用手指了指那个洞口。
“心中无佛,便是一辈子锁在佛堂里,也成不了正果。可若心中有佛,到哪里去都一样修行。太妃正是这样。人活在这世上,总是弄出许多条条框框的约束自己,以为这样就是在修行了,却忘了佛祖的本意。菩萨普渡众生,号为‘观自在’,菩萨要观的是自在之人,并不是那些自苦之人啊。人要懂得时常给自己找条路走,才能活得自在些呢。”
老尼姑说完这番深奥的话,不等我反应,便朝草垛里钻去。
“这条路,贫尼就留给施主了,用或不用,但凭施主处置吧。贫尼告辞了。”
随着话音,洞的那头透出斑驳的光亮,仿佛连通的是另一个世界一般。
“师太几时回来?”
我对着那个洞,问了一声。
“当回来时,贫尼自会回来的。施主保重,后会有期。”
我盯着那个洞,直到那光亮再次消失,才吁了一口气,额头上竟微微的冒汗。
转过身,就看毓秀和苏培盛都呆呆地看着我,不知所措的样子。
“主子,这里怎么办?”
“你们说呢?”
我看着那两人,他俩人面面相觑,又看回我,然后摇摇头。
“奴才不知道。”
“那就以后再说吧。”
我耸耸肩,示意苏培盛去把那稻草假门合上。
“这么大的洞,就算要堵住也不是现在能做的。”
老尼姑的那番话,我还不曾参透,而那洞口另一边的世界,我却很好奇。不过,现在我却不能轻举妄动。
毓秀和苏培盛,说起来都是我的人,可他们到底是皇家的奴才。几年宫廷生活已经让我充分领悟了什么叫“知人知面不知心”,暂且观望一下再说吧。
……
转眼,在静云庵已经住了一个月,我们三人都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生活上的事被毓秀和苏培盛打理得井井有条,我乐得做甩手掌柜。
脱下宫廷华丽的服饰,只做普通人家小媳妇的装束,没事的时候,在小院里溜达溜达,或者坐在竹椅上看书小憩,也是十分惬意的事。
“小盛子,委屈你了。”
看着在院子里扫地的苏培盛,我有些歉疚。
“耽误你在宫里的大好前程,要跟我守在这里。”
这孩子很聪明,有上进,先前已经得了李德全是赏识,收了做干儿子,日后必定能有出息。如今却被派到我这里,等于变相发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