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为了表示对祖大寿的尊重,派诸位贝勒出营一里迎接。诸贝勒众星捧月一般,把祖大寿迎到皇太极的御营前,皇太极早已在帐外恭候。
在明朝圈子里,祖大寿何时享受过此等待遇?他心里顿时充满感动、感激,不由自主地想要跪在皇太极面前。
皇太极一把拉住祖大寿,紧紧地与他拥抱,然后两个人搭肩搂背进入大帐。皇太极亲自给祖大寿搬来一把椅子,摆在他座位的左边,让祖大寿坐下。
皇太极赐给祖大寿御用衣服、金银、白马等物,并吩咐御膳房,准备丰盛的宴席,招待祖大寿。
皇太极的举动,出乎祖大寿的意料之外,他两眼含泪说:“承蒙大汗如此厚待败军之将,就算在下是铁石之人,也已经被大汗的真情感化。常言说,士为知己者死,为报大汗知遇、赏识之恩,大寿万死不辞!”
于是,祖大寿向皇太极说出了他的智取锦州之计。皇太极听后,拍手称妙。
10月29日半夜,祖大寿命人在大凌河城内放炮,炮声震天。祖大寿带领属下350人,出城与后金军会合。
皇太极让阿巴泰、德格类、多尔衮、岳托率领8名梅勒额真,14员猛将,4000士卒,穿上汉人服装,在城外等候祖大寿。
两军会合之后,以溃败状,向锦州狂奔。
不巧的是,此时天降大雾,能见度极低,难以行军。众人商议之后,取消行动计划,各回营地。
皇太极答应祖大寿进入锦州潜伏,众贝勒中有很多人对此持有疑虑。他们担心,一旦祖大寿进入锦州城,恐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皇太极说:“明政府在辽东的精锐部队,乃至明朝的精锐部队,都已经被我军消灭。这些精锐部队的将领已经归顺于我。祖大寿以前之所以厉害,是因为他手里有这支部队。现在这支部队不存在了,他也不是以前的祖大寿了。我们与其把祖大寿留在身边,不如放他回锦州,让他潜伏下来,为日后我军攻打锦州添一个筹码。”
有人问道:“万一他回到锦州,不但不献城,反而继续与我为敌呢?我们不是放虎归山吗?”
皇太极说:“就算祖大寿如此待我,对我也不会有以前那么大的威胁。如果我们不放他回去,明朝肯定要派别人镇守锦州、宁远,那样的话,事情不就更难办了吗?祖大寿的子侄都在我们手里,我们把他们带回沈阳,好好对待,这也是我们挟制祖大寿的一个筹码!想干大事,就得有赌性,什么都在乎,什么都不舍,肯定不行的!”
对放祖大寿回锦州的事情上,后金领导层意见统一之后,皇太极命人进城告诉祖大寿:“我家大汗让你回锦州,他想知道你如何进入锦州,怎样拿下锦州。”
祖大寿对使者说:“这件事情,我早已考虑好了。我会对他们说,我昨夜突围,暂避山上。今夜徒步到锦州,他们不会不让我进城的。我唯一担心的是,邱巡抚已经得知大凌河城方面的情况。不过,锦州的将士,都是我带出来的,有我在,邱巡抚未必能指挥得动。如果我能调动锦州的军队,捉住或者杀死邱巡抚,献出锦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11月2日听见锦州城里有炮声,就证明我已经顺利进城;3日、4日再听到炮声,就证明大事已成,大汗可派兵进驻锦州。”
皇太极同意祖大寿的计划,并命石廷柱、库尔缠到相约的地方送行。祖大寿带领26名亲信,与石廷柱、库尔缠分手后,连夜渡过小凌河,徒步向锦州进发。
锦州,根本不在皇太极这次征讨之列。祖大寿离开大凌河城3天之后没动静,皇太极便命归降的明兵明将易服、剃头,拆毁大凌河城。
11月9日,张有功带着祖大寿的亲笔信,来见皇太极。祖大寿在信中说,他已经进入锦州城,锦州驻军全部更换,巡抚、巡按对他很戒备,对他实行全天候的监视。他身边的亲信甚少,不能举事,只能等待机会。
皇太极根本没有心情想锦州的事儿。在他心中,还有一件更要紧的事不能再拖,必须马上处理。
这件事,就是莽古尔泰“御前拔刀”一案的后续相关事宜。班师回沈之后,他必须把这篇文章,做得异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