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清代官场 > 6 命运对任何人都另有安排(第2页)

6 命运对任何人都另有安排(第2页)

1644年1月18日,深夜,北京城正阳门内的关帝庙内。

聪明机敏、才智过人、善写一手好文章、曾两次官至内阁首辅、身家过亿、55岁的周延儒,俯首跪在地上,听一位太监宣读圣旨。

当太监念到“姑念首辅一品大臣”时,故意稍作停顿。心已经跳到嗓子眼的周延儒,以为崇祯皇帝念及在一起搭班子工作那么多年,对他法外开恩,留他一条活命,便感激得不停地磕头谢恩。

看到曾经不可一世的周延儒如此狼狈,太监冷笑一声,加重语气说了一句“于寓处勒令自裁”。周延儒听到这里,脑袋“嗡”的一下,剩下的什么也听不清了。

即使烧了3层珍宝楼,周延儒家里还有富可敌国的财富和土地。即使不再做官,那些财富足以让他过着别人难以企及的优质生活。只要不判处他死罪,凭他的关系和财力,肯定能重新获得自由。55岁的他,实在是不想死啊!

周延儒在庙内来回踱步,绕了一圈又一圈,一直拖到19日凌晨,被太监们逼得没办法,才上吊自杀。

周延儒深谙养生之道,经常服用各种营养品、保健品。在他气绝之后,身上一点儿死人迹象都看不到。

对周延儒恨之入骨的锦衣卫都督骆养性,担心周延儒不死,命人将铁钉钉入他的脑门后,才回宫复命。

至此,由阿巴泰入关抢掠引发的明政府官场闹剧,这才告一段落。

阿巴泰带领10万满蒙精兵,历时8个月,抢掠明政府3府18州,获得大量的财富和人口,于1643年6月25日,带着剩下的5万清军,衣衫褴褛、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地回到沈阳。

干什么都要付出代价,阿巴泰入关抢掠也一样。尽管明政府的大部分官员坚持不抵抗政策,但清军毕竟不是观光旅游,在各地遭到群众和爱国军人不同程度的打击,有5万人没有回到沈阳。

出关后,阿巴泰命人把这次入关的战况、战果及预计达到沈阳时间,向皇太极做了汇报。

1643年7月21日,阿巴泰和5万残兵,押运着他们的战利品,回到沈阳。

皇太极命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等人,出城30里迎接。

沈阳城的满人,向来视抢掠归来时刻为重大节日。因为抢掠的人归来,连私匿带分红,收入不菲,能使家里的生活水平立即提高一个档次。

然而,出去10万,回来5万,沈阳城里自然是悲喜两重天。

尽管损失惨重,皇太极面对如山般的金银、粮食,30多万人口,不但没有责罚阿巴泰,还奖励他10000两银子。

有了这么多财富,皇太极就有了和崇祯皇帝再次掰手腕的资本。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对未来充满梦想、对后事没做任何安排的皇太极,怎么也没有想到,在位17年、52岁的他,不经意间,突然放下他苦心经营的一切,撒手人寰。

皇太极突然去世,必然引发清朝官上中权力的再次分配。官场上每次权力再分配,必然伴随着各个利益集团的生死较量。

欲知清朝官场几大利益集团如何较量,请看本书第三部。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