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清朝官场风气 > 2 没有不想工作的员工只有让员工无法工作的领导(第2页)

2 没有不想工作的员工只有让员工无法工作的领导(第2页)

济尔哈朗、萨哈粼负责接管工作。安抚人民,察验仓库。

1月6日,皇太极带领诸贝勒入城,察看完街道后,从东门出城,继续向山海关方向进发。皇太极命令济尔哈朗、萨哈粼率一万人马守城,提拔白养粹为永平巡抚,孟乔芳、杨文魁为副将,统领投降的汉军。

从刘兴祚诈死这件事情上,皇太极不得不进行反思。他觉得自己对刘兴祚不薄,最起码没有像对待满洲人那样苛刻,为什么他挖空心思一反再反呢?

在出征朝鲜时,刘兴祚表现不错,立下很多战功,也分到不少财物,难道是他太贪心吗?不对,他从没有向自己抱怨过什么。大明对他的吸引力在什么地方呢?

想来想去,皇太极想明白了。天命汗努尔哈赤在世时,已经认识到汉官的重要性,也制定出一些礼遇汉官的政策。但是随着满人在战场上不断战胜汉人,满汉矛盾不断激化,后金政府并没有把礼遇汉官的政策贯彻到位。

投降后金的汉官,因为得不到满意的职位和待遇,而且经常遭受满人的歧视、凌辱和谩骂,对后金政府渐渐失望,最后发展到离心离德。

想到这里,皇太极感到有点害怕。他知道,在他扩大后金领土后,后金政府的管理人才是非常奇缺的,这些人才最大的来源,就是投降的明朝汉官。南明,将是后金的最大对手。对付南明那些将官的最好办法,是留用而不是杀戮。在后金圈子里维护他的权威,最好用的还是汉官。因为,汉官比满官更熟悉官场里的潜规则。

所以在攻克永平之后,皇太极专门针对汉官制定一条政策:汉官降与不降,决不勉强;降后又逃,或来或去,悉听尊便,不作要求,不加迫害。

永平的户部郎中陈此心,随众投降。没过几天,陈此心以父母年迈、需要照顾为由,要求后金政府批准他回到家乡去。

陈此心认为,自己这样的要求,会给自己带来杀头之祸的。没想到,皇太极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这让陈此心非常感激。为了报答皇太极对自己的理解和宽容,决定留下来,为后金政府效力。

可是又过了两个月,陈此心又想逃跑。他让儿子秘密混出城去。等儿子出城之后,他和家人携带细软,趁夜悄悄溜出城门。可惜没走多远,他就被巡逻的后金兵抓住。

后金诸贝勒认为,陈此心对后金政府三心二意,应该处以极刑,以儆效尤。皇太极坚决反对这样处理陈此心,提出一定要坚决贯彻自己制定的礼遇汉官政策。皇太极不但没有惩罚陈此心,还赏赐给他2匹马、4头驴、20两银子,允许他带着妻儿、奴仆,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

在后金军未攻占永平之前,永平附近的乡绅、百姓纷纷到永平城里避难,城里人满为患。济尔哈朗、萨哈粼见此情况,决定开城放这些人回家。

皇太极依然实行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撤的战术。后金军离开永平之后,在攻打山海关、抚宁、昌黎时,均遭到各城守军的激烈抵抗,皆未攻克。

济尔哈朗得知皇太极4战不利,就派阿巴泰、岳托、豪格3人,带着孟乔芳、杨文魁、杨声远,前去支援。

皇太极虽然打了败仗,心情依然不错。为了证明自己优待俘虏,爱惜人才,命人准备一桌丰盛的酒菜,和孟乔芳、杨文魁、杨声远3人同桌喝酒、聊天。

以皇太极的身份,能与孟乔芳、杨文魁、杨声远3人同桌吃饭,还给3人倒酒,着实让3人受宠若惊。能和皇帝同桌吃饭,在明政府的官场,像他们这样级别的人物,连想都不敢想。

刚开始,3人在皇太极面前,非常拘束,不敢说话。皇太极一点领导的架子都没有,像大哥一样,给他们夹菜、倒酒,主动和3人说话。

皇太极说:“我不能学你们南明的皇帝,始终高高在上,与大臣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大臣有什么话,都得先看皇帝的脸色、心情,再决定说与不说。彼此靠猜想,揣摩对方想什么,想做什么。猜,十有八九会猜错,误会、误解也就因此产生,同时也给一些小人搬弄是非创造了条件。在我们那里,任何一个大臣,都可以在我面前就坐,也可以和我同桌吃饭、喝酒、聊天。作为领导,一定要经常和臣属交流、沟通,彼此想什么,有什么需要,不管对错,直接说出来。可以争论,也可以争吵。这样,就不会存在误解了。通过彼此无障碍的坦诚交流,我了解了臣工,臣工也了解了我。”

孟乔芳说:“在我们明朝,像我们这样级别的人,也许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见到皇帝。就算是朝中的人,见皇帝一面也不容易。很多事情,还真像您说的那样,靠猜测、靠揣摩。像我们在一线工作的人,最熟悉实际情况,却无法反映上去。那些当权者,制定政策,完全是凭个人喜恶的拍脑子工程。结果是该抓的工作不抓,不该抓的工作瞎抓。上边的人对我们瞎指挥,我们在下面也是瞎做无用功。”

皇太极哈哈笑道:“崇祯小儿,他自己都不把江山社稷当回事儿,还能指望别人把江山社稷当回事儿?他自己往屋子里一坐,看谁的脑袋上都长了反骨,看谁都像惦记他的位子,事实上是那样吗?我了解你们这些人,说得好听一些,说是在为国尽忠,为君效力,其实呢?还不是为了妻子老小过得好一些吗?只要有一份能让你们开心的工作,一份满意的薪水,谁还会整天瞎折腾?管理好不好,关键在领导。你们在我这里,唯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到最好。我负责的,就是如何让你们自愿全力以赴地工作!”

几个汉将,听到皇太极这一席话,心潮澎湃,觉得自己在明政府工作那么多年,全都白混了。现在遇到明主,一定要好好表现,发挥自己所有的才能,做事做到让皇帝感动、感激。

职场里没有最差的员工,只有最糟糕的领导;没有不想工作的员工,只有让员工无法工作的领导。

领导只为自己前途负责,员工也就只能为自己的一家老小负责。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