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当你提出一个问题时,对方生硬地重复并迅速回应,这太典型了。他在撒谎。
4.习惯有小动作的男性通常会在想要掩饰的时候摸鼻子。
5.当你看到对方把手放在眉骨附近时,没错,他很羞愧。
6.谎言的编造是根据时间顺序进行的,当对方向你描述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时,打乱他,如果对方不能流利准确地倒叙,那么他在撒谎。
7.当对方向你叙述一件事情的时候,请注意他的眼睛。如果对方眼睛向左下方看,他没有撒谎,因为这代表大脑在回忆,撒谎的人是不需要回忆这个过程的。
8.有人在说话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耸起一边的肩膀,这表示他极其不自信,所以他可能在撒谎。
9.害怕的时候会逃跑,这是一种生理反应。这时候,你的血液从四肢回流到腿部,为逃跑做准备,因此,手的表面温度会下降。
10.当你明知故问的时候,眉毛会微微上扬。
11.如果对方对你的质问置之不理或者不屑一顾,通常情况下,你的质问说中了要害。
12.不要忽略皱纹,假笑的时候,它们是不会出现的。
13.想要知晓对方表情的真假,看他面部两边是否对称,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很可能是假装的。
14.摩挲自己的手,会让自己产生一种安慰。如果一个人不相信自己所说的话,他会这样使自己安心。
15.连续抿嘴两次,那么他可能对某些想法产生模棱两可的感觉。
16.如果你看到对方双手抱胸或者向后退一步,请注意,这是一种肢体防范,说明对方的话不可全信。
17.一个正在传达虚情假意的人,眼睛不会眨。
18.问题的关键不是对方是否在撒谎,而是他为什么要撒谎。
19.撒谎的人在撒谎前眼神会漂移游离,如果几秒钟后你发现对方眼神坚定,那么他已经想好说什么了。当你镇定地加以反驳,撒谎的人的眼神会再次漂移游离。
20.谎言是禁不住仔细推敲的,对方面对进一步提问时,通常会表现出意外和惊慌失措,进而是假笑,因为他在争取时间迅速思考。当思考出一个解释时,他会胸有成竹地回应。最关键的是,他会一直自说自话,而且话会越说越多。因为一旦陷入沉默,他就会觉得别人在怀疑他。
敏锐地感知心理变化
有一次,我在办公室见一位客户。他交错着双臂和双腿坐在面前,以一种防卫性的姿态面对着我。我注意到以后,便顺手递给他一份材料,让他的手里有东西拿着,他很自然地就把自己交叉的双臂放下来,双手拿着材料,翻看了几页。姿势变化后,随之他的情绪也有了积极的变化,很快地将他内心的想法清清楚楚地通过一些细节表现了出来。在正式交谈之前,我已经从中得到了许多关键性的信息。
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动作、手势,通常隐含着一个人内心的某种状态。人们的真实意图和内心情绪,经常在举手投足之间表现出来,一旦你掌握了通过这些细节敏锐感知他的真实心理的本领,他也就难以在你面前自我掩饰了。
如果我们真的要洞察一个人的全部,仅仅从这四个角度是不够的。上述的角度和信息,只能保证我们初步了解一个人,或者说了解他的某一个部分、某一阶段。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说,一个人过往的经历、现在所处的环境、身边人对他的期望、自己对自己的期望,都对个人心理有着巨大影响。所以,如果能够了解到他的经历及相关的生活信息,对于真正洞悉一个人的内心会有很大帮助。
通过十四种话题来洞察一个人的心理
1.有些人的话题太偏重个人、家族或职业,有一种自我意识的倾向,也是自我中心主义者。
2.有些人非常想要探听对方的真相,这是有意识地去了解对方的缺点,期待能进一步控制对方的意思。
3.有些人对于别人的消息传闻特别感兴趣,这种人很难获得真正的友谊,内心非常孤独。
4.年轻男性在女孩子面前热衷于谈论车子,也许是表示他们希望谈及性方面的话题。
5.有些女性虽然不再是少女,但也常常喜爱谈论“恋情”或“爱情”的事情,表明内心也隐藏着欲求不满的事实。
6.有些人愤愤不平地抱怨待遇低微,其实,有很多人是因为对工作没有热情,才会将这种内心感受转化为待遇低微的借口。
7.有些人不断谴责上司的过错或无能,事实上是表示自己想要出人头地。
8.有人借着开玩笑的名义,破口大骂,或者指桑骂槐,这是有意将积压在内心的欲求不满设法爆发出来。
9.喜欢在年轻人或部属面前自吹自擂的人,其实是不能适应职位,或者赶不上时代潮流。
10.有人常常忽视别人谈话,而喜欢扯出与主题毫不相干的话题,这种人怀有极强的支配欲与自我表现欲。
11.有人一直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不喜欢别人插话,表示他讨厌自己在别人的控制之下。
12.有人把话题扯得很远很离谱,或者不断改变话题,表示他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以及不懂得逻辑性的思维方式。
13.有人不愿抛出自己的话题,反而努力讨论对方的话题,这种人有宽容的精神,而且颇能为对方着想,不失为真君子。
14.避免谈到性话题的女性,有时候对于性反而怀着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