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穿越八阿哥 > 第157章 问话一(第1页)

第157章 问话一(第1页)

南书房内的檀香静静燃着,康熙的目光落在跪地的胤禩身上,片刻后才缓缓开口:“起来吧,地上凉,坐那边说话。”他指了指案旁的花梨木椅,语气听不出太多情绪,却让殿内紧绷的气氛松了几分。胤禩起身谢恩,轻手轻脚地坐下,腰背依旧挺直,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上。他知道,真正的“考评”此刻才开始——皇阿玛召他来,绝不会只听几句“平安复命”的场面话。果然,康熙拿起案上那份西北战事详报,指尖在“科布多破围”那一页停顿:“你在奏折里写,被困科布多时,准噶尔每日以骑兵佯攻,实则想耗空城内粮草,你是怎么看出他们的计谋的?”这个问题问得极细,显然是要探他是否真的亲力亲为。胤禩定了定神,从容回道:“回皇阿玛,起初儿臣也以为是常规攻城,直到第三日,发现准噶尔骑兵每次冲锋都只到城下五十步便撤退,且每日的进攻时间固定在辰时和申时——这两个时辰正是城内士兵换防、准备饭食的间隙,他们看似猛攻,实则在观察城防漏洞,同时拖延时间耗我们的粮草。”他顿了顿,补充道:“后来儿臣让人故意在城楼上晾晒少量粮草,又让老弱士兵装作饥饿难耐的模样,准噶尔的哨探果然频繁靠近。到了第七日,他们的冲锋突然变猛,儿臣便断定,他们以为城内粮草将尽,要发动总攻了,于是提前布好了火枪阵,等着他们入套。”康熙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又翻到“火枪阵训练”那一页:“三排轮射之法,你说练了十数日便见效,可西洋战法讲究配合,士兵们初学时定然混乱,你是怎么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熟练的?”“回皇阿玛,儿臣没照搬西洋兵书,而是根据咱们士兵的情况改了法子。”胤禩语气愈发从容,“西洋兵阵要求士兵站得密集,可咱们的士兵多是步兵出身,不习惯紧密队列,儿臣便让他们每排间隔两步,减少拥挤;另外,专门挑了十个曾用过鸟铳的老兵当小旗,每人带二十人,手把手教装填火药、瞄准射击,白天练队列,晚上在营内用木棍模拟火枪练动作,连吃饭时都让他们背装填步骤,这样才快些上了手。”他还特意提到一个细节:“有次训练时,后排士兵装填慢了,前排火力断了档,差点被模拟冲锋的骑兵冲散。儿臣没罚他们,反倒让所有人停下来,一起琢磨怎么加快装填速度——后来有个士兵提议,把火药提前分装在油纸包里,用时直接倒入枪管,比原来快了近一半。”康熙听到这里,嘴角终于露出一丝笑意:“你倒懂得因地制宜,还肯听士兵的建议,这比死读兵书强多了。”他放下奏折,话锋却陡然一转,“朕听说,你在扎尔格朗图时,胤禵说罗卜藏丹津被劫逃脱,你当时去了现场,可有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这个问题带着试探,胤禩心中一凛,却没有回避:“回皇阿玛,现场确有厮杀痕迹,也有士兵受伤,只是……有两处让儿臣生疑。一是罗卜藏丹津的坐骑——那是匹西域良驹,寻常人追不上,可现场却没留下多少马蹄印,倒像是故意绕着走,怕被人追踪;二是看守的士兵,伤都在手臂、肩膀这些非致命处,且伤口整齐,不像是拼死抵抗时留下的。”他没有直接指责胤禵,只客观陈述观察:“儿臣当时没敢声张,一来没有实据,二来怕影响兄弟和气,更怕扰乱西北军心,便只让人加强巡查,暗中追查罗卜藏丹津的踪迹。”康熙点点头,没再追问西北的事,反而靠在椅背上,目光望向窗外的银杏叶,慢悠悠地开口:“你在西北待了半年多,见了那边的百姓疾苦,也管过军务调度,如今回京了,说说看,你觉得当下咱们大清,最该解决的事是什么?”这话一出,胤禩心中一震——皇阿玛这是要考察他的全局眼光,而非只局限于军事。他不敢贸然回答,低头沉思片刻,才缓缓开口:“回皇阿玛,儿臣在西北所见,最直观的是两件事:一是边地百姓贫苦,去年陕甘大旱,不少人家连种子都吃了,今年秋收虽好,却因战事耽误了播种,来年怕是还要缺粮;二是军务开销太大,西北大军每月耗银数十万两,长此以往,户部的压力会越来越重。”他停顿了一下,组织着语言:“儿臣愚见,边地的事,或许可以让地方官牵头,组织百姓开垦荒地,再从内地调些粮种,教他们种耐旱的作物;至于军务开销,除了裁汰老弱士兵,还可以让大军在无战事时开垦军田,既能自给一部分粮草,也能减轻户部负担。只是这些都是儿臣在西北的粗浅想法,未必周全。”康熙没立刻表态,只是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目光深邃地看着胤禩:“你只看到了边地和军务?那内地呢?这几年黄河时常决堤,河南、山东的流民不少;还有漕运,去年有商船在运河搁浅,耽误了三个月的粮草转运,这些事,你就没想法?”,!胤禩连忙起身躬身:“儿臣知错!儿臣在西北,心思多放在战事上,对内地的事虽有耳闻,却没深入琢磨,不敢妄言。”他知道,皇阿玛这是在提醒他,不能只盯着一处,要兼顾全局。康熙摆摆手,让他坐下:“也不怪你,你这半年多都在西北打仗,没精力想这些也正常。朕今日问你这些,不是要考倒你,而是想听听你这个从一线回来的人,有什么实在的看法——毕竟朝堂上的大臣,多是在京里纸上谈兵,未必有你看得真切。”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语气缓和了些:“你不用急着回答,回去好好想想,明日再来跟朕说。记住,要说实话,说实在话,别捡那些好听的空话来应付朕。”胤禩心中一暖,连忙躬身应道:“儿臣遵旨!儿臣定当仔细琢磨,明日向皇阿玛禀报实情。”此时,窗外的秋风卷起几片银杏叶,落在南书房的窗台上。康熙望着那些落叶,又看了看眼前的胤禩,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这个儿子,从前总让他觉得“太会做人”,如今却多了几分务实和担当。只是,他对国家状况的看法,还需再好好考察一番,看看他是否真的有扛起大任的眼光和能力。胤禩知道,皇阿玛今日的问话,才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回答,不仅关乎他在皇阿玛心中的分量,更关乎他未来能否真正参与到国家大事的决策中。他暗自握紧了拳头,心中开始盘算着,该如何将自己的想法梳理清楚,明日给皇阿玛一个满意的答复。:()穿越八阿哥,看我推翻雍正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