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中年人带路,接下来的路程走的相当顺利。为了体现松州对百姓们的重视中年人还给百姓们备了牛车。村老好几次偷偷到贾正面前,不但保证那些人不会跟着松州的人走。到最后,村老自己都不自信了。靖朝的高压治理下,老百姓已经憋屈了太久。突然遇到这种备至的关怀,村老自己都有些招架不住。更别说疯枣庄的村民们!但贾正知道,这就是这些人要的目。这些人刚入松州,第一步就是要消掉自己身上反贼的帽子。只要让新来的百姓认同,松州军和合理性就会越来越大。从贾正答应往东南走了以后,中年人就很少再找贾正说话。从一开始的对话中,他就知道,贾正是留不住的。有人带路以后,贾正的关注点也不在村民身上。他看得更多的还是一路的景象!上一次,为了不引起别人注意,他们走的都是山林荒野。中年人带他们走的,更多的是修缮过的官道。目的是想让百姓实际看到,如今松州的安定。如果不是路远,贾正都怀疑中年人会把这些人带到松州城中去看看。越往东走,山川就越秀丽。连续好几天天的赶路,百姓们的疲惫也已经到了极限。周边的环境贾正也熟悉起来!他们从平洲入松州前,曾在这里盘桓过。离约定接应的地方,也不足百里。贾正主动找到中年人!蒋大哥,我准备离开了,商队还等着我回去交任务。这一路我也算是见识过,松州如今真如传言一样,政通人和。这些百姓跟着你们,生活就有了希望,我也就放心了。等会我去和村老打个招呼,过后我就离开。贾正一直看着中年人,贾正说到要离开的时候,他的嘴角动了一下。虽然稍纵即逝,但还是被贾正捕捉到了。这些天村老一直找贾正,将文杰是看在眼里的。如果贾正继续跟着,他都要怀疑贾正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如今终于要离开了!不等着安顿好他们再离开?蒋文杰问道!贾正看着一脸真诚的蒋文杰,真的有些佩服他。虽然没有具体介绍他自己,可贾正能看出来。在松州,这个人的份量肯定不低,至少要比那几个二代高多了。要不然,这一路也不会走的如此顺利!即便是这样的身份,这几天他依然和百姓们同吃同住。除了偶尔塞一些私货进村老和百姓们的耳朵里以外。对事对人都算得上真诚!贾正摇摇头:不了,我们本来是要往南走的。因为不放心这些百姓才跟着往东走,我们耽误的时间已经太多了。如果再不转向,回去就没办法交差了。我们这个行当,信誉才是生存的根本。这些天蒋大哥为百姓做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我相信蒋大哥,你一定会善待他们的。嗐!小兄弟这是什么话!相比于你的救命之恩,我做这点小事能算什么?顶多就是陪着他们走一趟,以后他们的日子还得靠他们自己过。但有一点,我可以和小兄弟打包票!将军治下,绝对不会有压迫百姓的事情发生。贾正身子转了一个方向,嘴角撇了撇。即便是没有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也不相信不压迫百姓的鬼话。现在之所以善待百姓,是因为松州需要。松州前期粮食和钱财抢的够多,当下还够军队,和那些高层消耗。如果战争一直这样拖下去,储备的粮食和钱财挥霍完了。就松州如今这点人口,怎么能养的起那么多的军队。到时候再看松州的百姓,只会比靖国治下的百姓更加凄惨。再回过头的时候,贾正又恢复了淡定,我自然是相信蒋大哥的。要不然我也不会放心的离开!蒋文杰看着贾正,我见小兄弟一身本事。本想着留小兄弟,跟着我一起为将军效力。但小兄弟不止一次提到商队,还有家中的高堂。涉及到忠孝大义,我这口就一直没发开!既然小兄弟去意已决,我就不再刻意挽留。如果有机会,小兄弟还是回这里来看看。百姓们也走不动了,我觉得这地方也很不错。小兄弟离开之前也帮我问一问村老,看这个地方他们是否满意。如果没有什么意见,我就准备将他们安顿在这周边适合居住的地方。万一哪一天小兄弟想来看一看他们,也好有个方向。我看这里的山川地貌也挺好的,一路过来水源也相对充裕。能在这里安顿,我认为再好不过了!但这事我问就不合适了,毕竟我要离开。松州离锦州,说远也不远,但要说近,见一面也很不容易。我打个招呼就走,至于如何安顿,还是蒋大哥亲自和他们商量着来。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蒋文杰没再客气,任由贾正去了村老那里,他也没有厚着脸皮跟上去。到如今,他已经没有那么在意。不管贾正和村老说什么,只要贾正一离开,他都有把握让村老把他说的话忘了。松州如今有很多像他这样引导难民的队伍,还在训练。这也是松州当下最重要的政令,只要将百姓引到相对应的地方。百姓在所属地方官府登记以后,就能拿当地官府出具的名帖。名帖上的每一个名字,都可以到松州官府换钱。每引导一个难民,松州府奖励五百个铜板。他蒋文杰当然不在乎这五百个铜板,他在乎的是,亲手打造一个新的太平盛世。作为李昇的心腹,这一政令他也参与其中。他是个极其务实的人,他认为政令制定以后,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执行一遍。才知道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又需要变动!他读过很多大靖朝廷过去的邸报。发现朝廷大多数的政令都没什么问题,很多都是善政。问题都出现在具体执行上面!下面的官吏们,只看到自身利益,根本不关心百姓的死活。官员们最擅长的,就是钻政令的空子,为自己谋利。引导难民的政令中利益有多大,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其中有多少可操作性,他同样清楚。只是令他没想到的是,他的运气那么好,第一次运作,就如此顺利。顺利到他都有些担心,一旦此政令开始推行,松州府库里的金银够不够开支。:()被时代重塑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