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夜的话音落下,韩磊和肖雅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从错愕到荒唐的表情。他们以为自己听错了,让更多人去买对手的票?这是什么操作?“凌夜,你这…没发烧吧?”韩磊的声音拔高了半度,话说到一半还卡了壳。肖雅也懵了,小声嘀咕:“这不是白给他们送钱吗…”凌夜看着两人震惊的反应,心里清楚,这个号召听起来有多么离谱。但他要的,就是这份离谱。顾长风不是最在乎票房吗?那就给他票房,高到晃眼的票房。凌夜没急着解释,他向后靠进宽大的办公椅里,找了个舒服的姿势,才不紧不慢地开口。“我问你们,顾长风最得意的是什么?”韩磊愣了一下:“票房。”“对,他花了多少钱,砸了多少资源,就是为了让《药王》的票房碾压我们。”“那我们就给他票房。”肖雅更懵了:“啊?”凌夜手指在那张密密麻麻的排片表上点了两下。“让更多人买他们的票,但不去看。”“让《药王》的影厅,坐满空气。”韩磊愣在原地,呼吸都慢了半拍。凌夜继续说:“票房再高,影厅里空无一人,这就是最响亮的耳光。”“你是说…”韩磊盯着凌夜,语速突然快了起来。“用最高的票房,对应最空的影院?”“对。”凌夜点头。“让所有人看到,资本可以买走排片,可以买走场次,但买不走观众的脚步。”“让顾长风拿着那些假数据,站在一个空荡荡的影厅前面,自己扇自己耳光。”韩磊没有继续说话,只是死死盯着那张排片表,好半天才吐出两个字:“够狠。”这招太诛心了。比任何舆论反击都狠。因为这不是骂,不是怼,而是用最平静的方式,把顾长风最得意的东西,变成一个笑话。肖雅也反应过来了,她拿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滑动。“那我们现在就在微博上发个号召?”“不。”凌夜打断她。“这个计划,不能是我们发起的。”他端起桌上那杯早凉了的咖啡,抿了一口。“必须是观众自发的。”韩磊瞬间明白了。如果是幻音工作室主导,那就是炒作,是作秀,是恶意营销。但如果是观众自发…那就是民意。是无法被压制的怒火。韩磊深吸了一口气,脑子飞快运转。“我现在就去联系白启,还有之前帮我们发声的那几个自媒体。”“不能太直白。”凌夜提醒他。“要用一种探讨的语气,把这个想法抛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想,去写。”韩磊点头,拿出手机,快步走到外面。办公室里只剩凌夜和肖雅。肖雅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口:“凌夜老师,万一…观众不买账呢?”凌夜没说话,手指在那张排片表上敲了两下。“肖雅,你知道吗?”“观众不是傻子。”“他们知道自己被欺负了,他们知道顾长风在玩什么手段。”“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出口。”“一个能让他们发泄愤怒,又不会被人说成闹事的出口。”“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创造这个出口。”肖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外面,韩磊已经拨通了白启的电话。“白师,是我,韩磊。”电话那头传来白启的声音,带着点疲惫:“哦?韩经理,有什么事吗?”韩磊停顿了一下,才开口:“也不算什么大事,就是…我在想一个问题。”“什么问题?”韩磊叹了口气,语气里带上了几分无奈:“现在的情况是,想看《药神》的观众根本买不到票,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火没地方撒。”他话锋一转:“所以我在想,有没有一种…更诛心的方式来表达这股愤怒?”白启愣了一下:“更诛心的方式?”“对。”韩磊又停顿了一下。“比如说,既然他们只让我们看到《药王》,那我们就买《药王》的票,但影厅里一个人都没有。”“你说这算不算最响亮的耳光?”电话那头沉默了。韩磊握着手机的手紧了紧,等待对方的回应。过了好几秒,白启的声音才响起来。“这…”“这是诛心之计啊!”“高!”“实在是高!”白启的声音拔高了好几度,语速都快了。“你这个想法,太绝了。”“用资本最在乎的票房,来反击资本。”“让他们看着票房数据,却看不到一个观众。”“这比任何骂战都狠!”韩磊松了口气:“就是不知道观众会不会接受这种方式。”“会的。”白启的语气里没有一丝犹豫。“一定会的。”“他们花钱买票,守规矩,遵守市场规则,但他们不去看。”,!“这就是最大的讽刺。”当晚,白启的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篇短文。标题很简单:《如果让你花钱扇资本一耳光,你愿意吗?》文章开头就很抓人。“最近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有一部电影,它的排片是资本砸出来的,它的票房是合同买出来的,它的宣传是水军刷出来的。”“那观众还能做什么?”“骂吗?骂了也没用。”“抵制吗?人家根本不在乎。”“但如果…”“我们买它的票,但我们不去看呢?”“让它的票房再高,影厅里也空无一人。”“让资本看到,他们可以买走排片,可以买走场次,但买不走观众的脚步。”“这算不算最响亮的耳光?”文章发出来不到十分钟,评论数就破了五百,还在往上蹿。“这想法…有点意思啊。”“卧槽,用票房反击票房,绝了!”“有没有人组团的?算我一个。”“别光说不练啊,真敢干吗?”“我愿意为这个创意买单。”也有人泼冷水:“搞这些有啥用?人家照样数钱。”但很快被其他人怼回去:“你管有没有用,老子就是不爽,就要恶心他!”不到半小时,这篇文章的转发量突破了五千。紧接着,几个收到韩磊“启发”的自媒体也开始从不同角度探讨这种“消费者抗议”的可能性。有人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这是一种无声的投票,用市场行为表达市场态度。”有人从社会学角度解读:“这是一种集体行为艺术,用消费来解构消费。”网友们开始自发编段子。“你可以买走排片,但买不走我的脚。”“票房归你,空座归我,公平吧?”“老子花钱买票不去看,就是玩儿!”“顾长风你数你的票房,我看我的空气,谁也别嫌弃谁。”这些段子在社交媒体上疯狂传播,配上各种表情包,瞬间点燃了网友的逆反心理。还有人在微博上发起了投票。“如果有一场幽灵场行动,你会参加吗?”选项只有两个:会,不会。投票发出来不到一小时,参与人数就突破了一万。选“会”的人,占了压倒性的多数。评论区也彻底炸了。“我在!算一个!”“买票不看电影,这操作我服。”“让顾长风对着空影厅数票房去吧。”“有组织吗?求组队,单干怕被当傻子。”也有人犹豫:“这钱花得值吗?”立刻有人回:“值!就当请他吃了顿空气大餐。”“兄弟们,开干!”“幽灵场行动,启动!”:()让你写公益歌,没让你写哭全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