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化十六年,隔北地一郡之远处的淇州府潜入了一群胡人,四下烧杀抢掠,所过之处无人生还又作出匪徒强盗之势为掩盖。等官府卫兵发现异样,已过去多时,胡人更是绕路折返。】
【而查探出异样上报的正是知州柳时业。】
【前头主播提到过建业大爹有个状元兄长,正是这位知州柳时业。】
【状元兄长是个热衷于干实事,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宏伟之愿的大人物。别看史书上只有寥寥几笔,野史都不多花笔墨描写,诗词歌赋也没传下几句,那是因为人家忙,忙着干正经事呢!谁家青天大老爷整天吟诗作对感慨这个又叹息哪个的?】
【都青史留名到现在好多小地方都立有这位兄长的状元庙,足以证明人家是干实事,并且是到处干实事的。】
偏远地界正在赶路上任的柳时业盯着天幕微微发愣。
他也曾犹豫过要不要回京,但盛朝之大,疾苦之处何其多,繁华的京城不缺他这样的官员。反倒是地方官员,往往能决定一方百姓能否温饱。
如今听到这话,最后一丝犹豫也没有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顺着本心,方才不负此生。
“相公,她懂你。”
柳时业笑了笑,替妻子把赶路颠簸到偏歪的木簪正了正:“最懂我是夫人才对。”
【有观众朋友可能就要奇怪了,今天说的不是将军柳策风吗?怎么就提到了天化十六年,又说到了大爹兄长呢?】
【因为,咱们建业大爹,就是在天化十六年的淇州府抱回来的柳策风。】
【那年,建业大爹十五岁。在兄长赴任时,强烈要求兄长拖家带口把妻子孩子全带上,说是长久分离不利于家庭和谐。】
【而这拖家带口里,自然也包括了建业大爹自己还有当时非要养的大崽二崽。】
听到这,朝臣们又想起了京中某些传闻,忍不住看向了面不改色的柳建业。
据知情人士透露……
小柳大人三十多的人了,亲口说起自己不愿意分家,就是为了时刻准备着某天去投奔在外上任的柳大人。
别的方面不提,小柳大人在厚脸皮上,也实属京中一绝。
【我们现在都猜测大爹就是不想在京城被长公主催着相亲,才非要走这么一出。当然,也有可能是,世界那么大,建业大爹就想到处看看。】
【也正是这么到处看看,才养出那么多的奇迹。】
【十五岁的建业大爹在淇州府时常到处游玩,一日,县衙里得知边境士兵收到消息要在淇州地境搜查胡人,便主动提出领路。】
【也不知道大爹是不是真有点侦察兵的本事,还就给他摸到了胡人留下的微弱痕迹。】
【但,还是迟了。】
天幕里的女声幽幽叹了口气,活泼消失殆尽,只剩下沉重,直将观看者的心都提了起来。
【柳建业带着士兵在荒山野岭中找到了个还剩一口气的七八岁女孩,在女孩一声又一声恳求中,他们去到了一个偏僻的村落。】
【但,到底还是迟了。】
【村中火光冲天,几十户人家,无一幸免。】
【最后只有女孩藏在榕树缝隙里堵住嘴巴的三岁弟弟活了下来。】
盛朝边境。
柳策风直直盯着天幕之上,当年的画面已经在他脑海中模糊,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那深红色的血与火光。
他太小了,也过去太久了。
久到只能从天幕的三言两语中再次拼凑出当年的惨烈。
真的记不清了吗?
深夜梦回,柳策风还是会回到那一天,他似乎忘记了的那一天。
尖叫与嘶吼声中,大人将他和姐姐的嘴巴堵住,让他们爬进了家后面的那颗榕树里。
树外动静越来越小,树里空间也越来越挤,还有水滴不停落在身上。
是姐姐的眼泪。
村里彻底没有声音,姐姐哄着他藏好,爬了出去。
姐姐回来了。
姐姐冰冷的尸体回来了,带回来让他活下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