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春秋有哪些王 > 第4章 短志(第2页)

第4章 短志(第2页)

不受乡邻们的待见,他就一个人远远蹲在听书的人群最外围,津津有味听那说书先生说上一段,不打扰谁也从不主动上去讨人嫌,只远远听着,差不多要散场前先一步自己早早离开,免得受人指指点点,好听不好听的话都不听就是。

小胖子朱禛就在那一瞬间如释重负,全身脱力让他不由地一个趔趄。

站在正堂中间还在互相客气的那个中年美妇和已经开始拱手抱拳说客气恭维话的朱氏家主似乎对身后这一连串的细微变故都毫无所觉。那朱氏家主微微躬身,抱拳笑道:“夫人不必如此客气,三位贵客都是出尘入云端的仙家贵人,不是我等山野俗人可比,坐在上首大是应该,万不敢讲究俗礼。”

说到这里,这个嘴损的不是一星半点的赵家子又笑眯眯道:“我估摸着就你这个名声这辈子都别想着能讨个媳妇过日子了,去凉州城里当个大茶壶说不定还能有机会找个年老色驰卖不出钱来的老女人搭伙过日子,人家过瘾你也不用钱,一举两得嘛!”

见到抱着石头过来的贫寒少年,那两个富家少爷暗骂了一声晦气,然后就带着人离开了,而彼时被挤在墙角里手足无措的赵家孩子也还年幼,红着一双眼睛双手紧紧攥着衣角,一言不发,远远看着确实也挺可怜的。

少年楚元宵从小到大,要是肚子不饿又有闲工夫的时候,偶尔也会去盐官镇那边听那个姓路的说书匠说书。

小霸王朱禛对于不能去乡塾这件事本就有些不高兴,再搭眼一瞧这位所谓“贵客”是这么个德行,就更不高兴了,板着一张脸就准备骂人。

那中年美妇恰恰在此时正端着茶杯饮茶,水袖后的美艳面容在听到儿子说了这么一句之后忍不住轻皱了皱眉头,但最后还是没有多说什么,只作未闻。

客栈的名字叫云海间,既能打尖,也可住店,是小镇上唯一一间做外乡人生意的铺面,临街的门面是三层木楼,背后还有个后院,里面单盖了几间平房,柴房、灶房都在其中,院中还有口水井,离着前院木楼最远的那两个角落里分别还有马厩、茅房,各式配置一应俱全。

结果还没等他打完招呼走出去几步,迎面就碰上了一个姓赵的少年,锦衣玉带,富贵逼人。

这座占地极广的十字路口东北角上有个开着一间书铺又在门口摆摊卖书的说书匠,时不时会在卖书之余敲一敲他手里那块惊堂木然后说上一段书。

也是在这种听书的过程里头的某一次,他偶然听那位路先生提起过,说按照天下规制,像五方亭这类的凉亭多为四六八面,很少听说过谁家有凉亭的亭角是修成单数的,因而眼前这座凉亭之所以修成这样,那是有些仙家讲究包含在里头的……

吃饭可以靠山山水水,但是来钱的门路就只能用这种与人打交道的方式,好在云海间的范老掌柜是个厚道人,也是镇上少数几个不信那个天煞孤星传言的人之一。

至于这个讲究到底是什么,那位说书匠好像是刻意卖关子一样并没有说完。

有人说五方亭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亭口横额上的那“五方”二字,也有人说是因为盐官镇的百姓都是从五方汇聚而来的,说法不一,反正各有各的道理,相持不下,多少年都没争论出个确定的结果来。

还有最后一个就是柳家那位如似玉的大小姐柳清秋了。

这个赵家少年郎全名叫赵继成,他爹赵裕是小镇上除了那柳朱陈李四大姓的家主以外最有钱的次一等财主中最拔尖的一个。

这对于往日只能上山捡柴或是去镇北的玄女湖那边摸鱼但其实换不到几个钱的贫寒少年来说,这可是个一本万利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只是柳家这收石头的买卖也仅仅做了几个月就不做了,这还让少年可惜了好久。

……

楚元宵看着他那涨红的脸色和渐渐开始有些慌乱的眼神,突然觉得很无趣,微微放缓手上力道,低声警告道:“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总爱跟我过不去,但我警告你以后不要拿我的家人开玩笑,虽然他们不在了,但我还没死呢!”

楚元宵准备去一趟镇上的那家客栈,位置在小镇的最西头,坐北朝南,正好与镇子最东口坐南朝北的楚家院子位置相对。

楚元宵自幼家境贫寒连一双鞋都买不起,更没有钱交得起进乡塾读书的学费束脩,自然也更不会那个冤枉钱去买本他看不懂的书回来。

只是还不待他有所动作,壮实的胳膊就猛地被另一只肥硕的大手拽住,朱禛那位当主母的娘亲先是狠狠瞪了眼自家这个不省心的儿子,转而歉意地朝着主位那边看了一眼,眼中歉意之色背后还带着一缕掩藏不及的惊惧。

路过五方亭的时候,少年刚从那位说书匠的书摊前经过,姓路的说书先生还笑着跟他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所以他也不知道那五方亭究竟为什么会不合规制?又有什么仙家讲究?

……

朱建棠见状微微垂眸,眼中不由闪过一抹思索,只是也算见惯市面的朱氏家主面上并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从善如流将注意力转到那少年身上,斟酌道:“回禀柯公子,就目前的消息来看大多数的仙家都还在试探和观察,尚未有人真正出手与镇上人谈过生意。”

盐官镇本是晒盐的盐场,所以小镇造型四四方方,镇上不到四百户的人家院落都是以原来盐场的盐田为地基,盐田田埂转化而来的纵横街道分南北向和东西向各有七条,又都是以中间位置的那条主街为中线。

一直没什么声息的年迈老妪微微皱了皱眉头,厌弃地收回了目光,似乎连多一眼都不愿意再看那张满是横肉的肥脸。

毕竟贫寒少年那命硬克人不偿命的名头好歹是有些唬人的,可他赵继成却就只有站着挨欺负的份!

楚元宵眼看着那赵家子故意堵住自己的去路,也没有打算轻易放自己过去的意思就有些头疼,他一直不是很明白这个赵继成为什么总爱跟他过不去,从小就是。

坐在朱禛一侧的那位朱氏主母看到自家宝贝疙瘩如此形色不由大急,眼看着就也要跟着跳起来,却被坐在她另一侧的丈夫一把死死拽住,还被甩过来一个极其阴翳的警告眼神!

那时候少年年少腿短,每趟搬不了两块,每天走不过来回两趟,但贫寒少年搬石头搬得乐此不疲,毕竟但凡那位柳氏胖管家能瞧上一块他搬来的石头,他就能立马换到实打实的铜板在手里!

另一个是学塾里那位负责给镇上没到一定年纪的少年少女们教书的塾师崔先生。小胖子朱禛是个一贯不服天不服地的主,但是自打进了镇上乡塾见到了那位温文尔雅满腹经纶的塾师崔先生之后却意外地很是羡慕,总爱念叨一句“崔先生学问大,跟我娘能坐稳当家主母一样,也是靠本事吃饭的人,老子服气!”

朱禛一贯混天混地全然不是读书的性格,能踏踏实实进乡塾读书有一半是因为乡塾那位学问极大的崔先生,另一半原因则是因为很早前初进学塾的时候先瞧见了那位端坐在书桌背后安静温书的文静少女柳清秋,多方打听才知道她是柳家的大小姐,跟那个与他齐名却不被他瞧在眼里的柳清辉是亲姐弟。

贫寒少年有些无奈,每回见面第一句话都是这同一句,他都已经懒得反驳了。

少年赶忙也跟着点了点头,与人回礼。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