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后面还有吃的
健水紫陶的陶泥,基本上都是取自境内。
在内行人眼中,不同的土壤,根据金属的含量和比例不同,做出来的成品也会呈现不同颜色。
从一堆泥到一件器皿,整个过程需要经过拉胚,修胚,阴刻,阳填,烧制等十多道工序,随后还要在成品上面勾勒出图画诗词。
当然,这些繁杂的工序,到了现代,也基本上不可能由一个人完成。
很多时候,有人负责做胚,有人负责修整,总之,做器是工匠师傅,题字是请会书法的人,作画又是请另外一拨绘画的人。
现代的工业体系,更讲究合作。
各个环节的强强联合,才能产生化学反应,最终做出一件好的作品。
本来李浔和李萌萌准备好好的体验一下制作陶器的感觉。
然而,即便两人花了一整个下午,仅仅拉胚这个环节,就已经耗空了全部时间。
两人穿着围裙,撸起袖子在转盘上跟一团泥死磕。
最初的大半个小时,基本上都是在跟泥团怎么不溅到身上做斗争。
如果不是有围裙,恐怕衣服已经面目全非了。
今天她穿的是一席蓝色的连衣裙,如果沾上红泥,那将无比显眼。
虽然不至于说没脸见人,但的确会有点窘迫。
最惨的是,摸了半个多小时的泥块,不再乱溅倒是解决了,唯一的问题就是,泥块还是泥块,没有任何变化。
直到中午,才勉强捏出一个钵的形状。
只是李浔还有时间捏出一个钵盖,而李萌萌却连钵体都捏得不圆整。
李浔没有把超级学习能力共享给李萌萌。
系统的能力虽然好,但是对于学习东西,除非是自己没耐心了,否则让人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探索的乐趣也会降低。
世界纪录般的学习能力,其实已经让他基本掌握了拉胚的技术。
他的时间更多的是帮助和指导李萌萌怎么玩泥巴。
体验拉胚,老板也不会一直在旁边指导。
等到晚上的时候,大家都陆续离开去吃饭,李浔和李萌萌这才站起来,也准备去吃午饭了。
路上,两人也是不断的讨论过去。
“原来在云上乡愁书院墙上的字,形容的就是紫陶。”
“工艺比较独特,紫陶的做法跟其它制陶的工艺不同,主要就是最后一步的无釉磨光,采用鹅卵石精工细磨抛光,成品的质地才会那么细腻。”
“也难怪能做成了瓜子蒜头那些,还那么逼真,可惜不能体验烧制。”
“那需要龙窑开启统一烧制,现在距离下一次龙窑开启还有20多天。”
“啊,那个龙窑啊,是很可惜,它很特别,一个接着一个,跟阶梯一样连到山上。”
李萌萌听到李浔说龙窑,顿时有打开了话匣子。
李浔认真点点头:“说起来,这个龙窑的来头也不小,我们刚刚看到的只有几十个窑孔,事实上,左右各九十个窑孔,一共一百八十个窑孔。”
“我就说,那像一条长龙一样,蜿蜒看不到头,原来有这么多啊。”
“是啊,毕竟名字都叫龙窑了,没有足够多,好意思用‘龙’这个字吗。”
“嘻嘻,对哦,就是可惜,要隔40天才统一烧制一次,不然说不定我们还能体验一下呢。”
“体验其实也没用,我们什么都做不了。”李浔有些无奈的说道。
“为什么?”
“要送进窑孔里面,都是一整批胚送进去的,这一步我们就插手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