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將在东方影都开机拍摄,使用了影视產业园8座摄影棚,置景延展面积近10万平方米,包括运载车、地下城、空间站等都是实景搭建。
比如电影开篇中整个地下城的长镜头,围绕著一棵倒掉的大树,有书店、小吃店、舞龙、彩灯等场景,这组镜头是在影视產业园20號摄影棚中完成拍摄的。
电影中地球在一万台行星发动机的助推下开启流浪之旅,行星发动机的视觉元素是在影视產业园12號摄影棚置景拍摄的。
为呈现地球在太空流浪的奇观,美术团队从线稿、上色到动態预览,设计了十几版方案,对置景车间的细节精雕细琢。
影片中所有的道具,剧组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製作了多件道具来满足拍摄的需求,郭凡也是亲自上手测试道具,调整细节。
电影中最为吸晴的重要道具,防护服由两家公司合力完成一一帝都物理特效421工作室及纽西兰维塔工作室强强联手。
防护服在最初概念阶段就设定分为民用和军用两种,最为直观的就是民用的要“软”,军用的要“硬”。
帝都421工作室按照郭凡与剧组美术组定下的“重工业质感”及写实的设计基调,专门为《流浪地球》设计並製作了5套军用外骨骼装甲,15套头盔及背包,还有19套软质防护服。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特殊道具製作。
《流浪地球》的特效镜头预估將达到4000个,这一数量明显超过了一些常规电影全片的镜头量。
其中50%是高难度的视效镜头,还挑战了大量的全cg镜头,比如用全cg镜头將魔都砌入冰墙等等。
影片还专门成立了ui组,负责片中所有仪表和显示屏交互界面的设计。
为了提高真实感,让屏幕反射在演员脸上的面光和眼神互动更加逼真,剧组全程坚持实景ui拍摄。
如此种种,郭凡一一展示在陈麟和刘滔面前,滔滔不绝,异常熟悉。
显然这是他带领整个《流浪地球》团队,一步一步啃下来的,为的就是拍摄一部真正能够拿得出手的国產科幻片!
陈麟一边听,一边看著各种设计图纸,
看完之后,不得不佩服郭凡和整个《流浪地球》剧组的努力付出,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
从去年確定郭凡执导开始,一直到现在,而且这还是没有筹备结束,真正能够开拍还得到明年真是各个细节都在扣,务必追求完美。
看完之后,陈麟看了眼刘滔,刘滔还沉浸在《流浪地球》的分镜头里,看的入神了。
好一会儿才看向陈麟,刘滔意识到这部国產科幻真要做出来,可能真会是一部开天闢地的国產科幻佳作。
但是国內之前从来没有成功过的先例,这又让刘滔习惯性的觉得不可能成功。
想了想之后,刘滔看向陈麟,“阿麟,你自己决定吧!”
郭凡闻言眼神一亮,显然刘滔被他说服了,接下来就看陈麟的意见了。
之前听说是陈麟主动要见他的,那应该机率很大。
“我很佩服郭导和整个团队的努力。”陈麟看著一张张设计图纸,“说实话,看著这些,很难不心动啊。”
郭凡闻言嘴角弯起,这是要成了?
“不过我得先確认两点。”陈麟看向郭凡。
“你说,麟哥!”郭凡立即回答。
“第一,我出演的角色是男主角吧?”陈麟问,“戏份最多的男一號!”
“那当然是了。”郭凡一点犹豫都没有,直接脱口而出,“刘启这个角色就是男一號,不然我们也不会找麟哥你啊!”
虽然投资高达三亿,对特效也是尽心尽力,力求完美。
但是国產科幻在影迷心中的地位,那就是粗製劣造、掛羊头卖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