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尿布?”赵盼儿刚放下的茶盏差点没拿稳。“可不是!”三娘叉着腰直跺脚,“说什么‘河水公用’,我这引水管都架在三尺高的石台上了,她搬个木凳踩着洗!”孙三娘忽然瞥见堂角有位老妇人正对着引水竹筒指指点点,忙扯了扯赵盼儿的袖子,“喏,就是那位王婆,昨日刚吵过一架呢。”江屿搁下茶盏,饶有兴致地看着这场即将上演的“市井戏码”。只见赵盼儿轻提裙角走过去,福了福身子:“这位婶子可是住对岸?”王婆上下打量她两眼:“你是茶坊老板娘?这河水是官家修的,凭啥不让洗?”“婶子误会了。”赵盼儿温声道,“这引水管是专为烹茶接的活水,若沾了皂角味,茶汤便坏了。不如这样,茶坊旁的石埠头新设了洗衣台,婶子往后可去那里,我再送您两包上等皂角如何?”王婆却梗着脖子:“我偏不!你以为你家相公是宰相啊?,还能断了百姓的活路?”江屿突然轻咳一声,慢悠悠开口:“《汴京河道管理条制》第十三条:‘沿河市井不得于饮用水渠三丈内洗涤污物,违者杖二十,枷号三日。’婶子若觉得不公,明日可去开封府与包大人理论。”王婆唬得一哆嗦,手中木盆咣当落地,忙不迭捡起木盆,“小、小妇这就去石埠头洗,再也不敢了!”看着王婆落荒而逃,三娘笑得直拍大腿:“还是盼儿有办法,早该让相公用条制唬唬她!”“可别,我这是狐假虎威。”赵盼儿白了江屿一眼。三人正聊着的时候,店门口进来了十几名个头不高却膀阔腰圆,一看就是常年混迹街头养成了吊儿郎当的架势,耸肩驼背,脖颈前倾如缩头乌龟,走路时外八字拖踏,布鞋底子磨得薄如蝉翼,踢过青石板时发出“刺啦刺啦”的声响。守护在周围的暗桩们见这些泼皮们进入了茶坊,担心会对江屿不利,正准备上前控制他们,大力却一手拦截了下来,说道:“等会看老爷手势行动,老爷没有指示谁都不能上前。”大力跟了江屿这么久,早已经摸清了江屿的习惯。暗桩们眼神中微微有些不服气,但一想到大力是江屿的身边人,只能应声道:“是!”这些暗桩可不是普通人,都是禁军中的精锐。北宋严禁官员私蓄甲兵,但允许高级官员配置亲事官(也称“当直”),由朝廷从禁军简选,名义上是侍从,实则兼具护卫功能。宰相府的亲事官通常有30-50人,着皂衣、持朴刀,负责府宅门禁、文书护送及日常随侍。但是以当朝官家对江屿的重视程度,江屿的亲事官早已达到上百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负责府宅门禁,另一部分负责日常守卫。江屿向来不:()诸天体验官:开局就是肆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