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商务,陈莽甩甩有些发酸的手腕,將注意力重新拉回到书桌前摊开的课本和习题集上。
期中考试在即,时间不等人。
他打开手机里的题库app,调出对应章节的题目,开始专注地刷题。
他应对考试自有一套高效的方法论:
不追求死记硬背原题,而是通过大量做题,精准定位核心考点,摸清出题人的思路和常见的解题“陷阱”。
知识点在反覆运用中自然內化,效率远比漫无目的地翻书高得多。
时间在笔尖与屏幕的滑动间悄然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当陈莽终於从高度集中的“心流”状態中退出来,感到一丝精神上的倦怠时,习惯性地瞥了一眼手机屏幕。
好傢伙!
班群图標上那个鲜红的“99+”格外刺眼。
陈莽皱了皱眉,对这种集体性的“信息爆炸”向来有点牴触。
他指尖划过,熟练地刪掉那个碍眼的红点,本不打算理会这阵喧囂。
就在这时,一个醒目的“@陈莽”提示跳了出来,硬生生把他拽进了这场热闹里。
无奈地点开群聊,手指快速向上滑动。
淹没在表情包、惊嘆號和刷屏式討论中的信息逐渐清晰起来。
事情的源头,是班上一个女生往群里转发了一段本地电视台的新闻採访视频——主角正是他陈莽!
陈莽快速瀏览著同学们的发言,嘴角勾起一丝瞭然又略带自嘲的弧度。
其实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对於一些好人好事並不感冒。
比如听说陈莽见义勇为,给网红做了急救。
他们可能会说“陈莽胆子真大啊,敢上去救人!”
“那网红后来给了多少酬谢费啊?”
大家会认可你的勇气,但也仅此而已,不会觉得这有多么了不起。
但你要说陈莽上了电视,被官方认证,那可就不一样了。
“臥槽!莽哥上本地新闻了?!”
“电视台採访!官方认证的典型人物!这排面!”
“666,陈莽这下是咱们系的『门面』了!”
“视频拍得挺帅啊!莽哥可以啊!”
这不再是身边同学的一次偶然行为,而是获得了某种“社会权威”背书的光环事件!逼格和认可度直线上升。
而且班里不少人都知道陈莽在拍抖音,但对此反应平平。
这年头谁还没个短视频帐號?当朋友圈发的也多了去了,没什么稀奇。
如果现在,有哪个“消息灵通”的同学在群里来一句:“你们知道吗?陈莽抖音帐號接了好几个gg,听说赚了六位数!”
那刚才还一片祥和的群聊氛围,恐怕立刻就会微妙起来。
指不定就有人要眼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