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文武百官,朕知道尔等心中疑惑,这便为你等解释一番!”
太上皇神色悲慟,开口说道:“此次京城动乱,皆由天理教妖人而起。
天理教妖人昨夜入皇宫行刺不成,今日便纠集一眾反贼,进犯紫禁城。
朕的三位皇孙不幸为反贼所害,皇帝急火攻心,晕厥未醒。
至此社稷危难之际,朕执传国玉璽,接管朝政。
尔等可否和朕一起戮力同心,度过这一场危机,不至於使国家动乱,黎民百姓受一场无妄之灾!”
这话一出,大多数不知道真相的文武百官,为之震撼。
“该死的天理教反贼,怎敢如此大胆妄为。”
“可怜三位皇子,出身天潢贵胄,却为妖人所害。”
“皇帝昏厥未醒,太上皇代理朝政,也是正理。”
“哎,这皇位坐上去容易,想让太上皇下来就难了。”
文武百官心中所想各有不同,但是却无一人反对。
义忠郡王心思急转,脸上带著喜意上前。
“皇爷爷,值此社稷危难之际,有您老人家站出来力挽狂澜,大顺必定无忧!”
太上皇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对这位嫡长孙还是很满意的。
至於勾结天理教,那是皇室的家事,可以私下再说。
义忠郡王这一开头,太上皇一脉的勛贵,更是马屁如潮。
太上皇看上去身康体健,只有六十多岁,说不定还能在皇位上坐个十来年,此时不表明立场,更待何时。
看著殿下群臣的各种表现,太上皇满意的笑了。
只是看向皇帝一脉臣子的时候,眼神中有一丝寒意。
太上皇伸手往下轻轻一压,殿下群臣顿时鸦雀无声。
“朕代理朝政,诸位文武百官,一切如常,不做改变。”
这话一出,不少隆庆皇帝一脉的臣子,那副抗拒的表情,瞬间柔和了。
太上皇浸淫朝堂几十年,深諳其中道理。
大部分臣子並不在乎效忠的是谁,只要位子保的住就行。
稳定了大部分臣子,太上皇看向上了腾镶卫一脉的武將。
“腾镶卫身为皇帝亲军,镇压反贼不利,致使朕的三位皇孙遇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太上皇竟然直接拿腾镶卫一脉开刀了,这让大部分人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