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替关羽守荆州开始最新章节免费 > 第375章 落入陷阱(第2页)

第375章 落入陷阱(第2页)

与此同时,沈螺当年提出的“动态求知”理念被进一步深化。新一代学者意识到,既然世界本身在漂移,知识体系也必须具备“流动性”。于是,《薪火篇》开始采用“活页装帧”,每季度根据最新观测增删内容;《动静图》升级为“流形图谱”,可用沙盘投影实时演算未来十年气候趋势;甚至连“万人皆师”也被重新诠释??现在人们相信,不仅人可为师,风、浪、岩层、星轨,乃至梦境,皆可能传递智慧。

又三年,一场空前的日食降临。

此次日食与历代记载截然不同:日轮未全蔽,边缘残留一圈诡异绿光,持续长达半个时辰。更骇人者,全国数十处观测点报告,日食期间,重力轻微减弱,井水自发上升三寸,飞鸟集体停飞,猫狗狂躁不安。

陆舟亲赴东海观测,携阿箬、苏砚同行。当绿光浮现刹那,阿箬突然捂住右眼,水晶镜片竟自行裂开一道细纹。她惊呼:“我看见了!不是月亮挡住了太阳……是有一层‘膜’,从上方垂落,包裹了整个天空!”

苏砚立即在纸上疾书:“膜吸收部分光线,折射其余,形成绿边。我们平时看到的‘天’,只是这膜的内表面投影!”

返程后,二人合力绘出“天膜假说”模型: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被一层巨大半透明屏障包裹,其外另有空间。日食非天体遮挡,而是该膜周期性下降,与大气摩擦产生绿光。而所谓“星辰”,或是膜外光源透过膜形成的斑点。

此论一出,举世哗然。支持者称其解释了诸多异常:为何极地夜空常现彩带(膜边缘放电)?为何高空飞行物易失联(穿越膜界面)?为何古代神话多言“天柱折、地维绝”(膜曾破裂)?

反对者则斥为荒诞,要求实证。

于是,“问天盟”做出史上最大胆决策:建造“穿膜舟”。

设计图由罗马工程师、波斯机械师、汉地造船匠与非洲结构学家共同完成。舟体仿照黑船材质,以海底采得的“玉晶石”为主料,外覆多层共振鳞片,内设“地动音谱”驱动核心,借地壳微震提供动力。顶部装配“星引针”,可锁定北斗不动点,作为定向基准。

耗时五年,穿膜舟“启明号”终于建成,长八十丈,形如梭鱼,通体幽蓝,泊于辰阳外海。

试航之日,万人围观。

陆舟本欲亲自登船,却被林九渊拦下:“你已点燃灯火,该由新人执炬。”

最终,船长由阿箬担任,苏砚任导航,另选二十四名来自各大洲的青年学者为crew。出发前夜,他们在沙滩上围坐,默诵《归心辞》。

阿箬望着星空,忽然问:“如果我们穿过了膜,发现外面没有神,也没有答案,只有一片虚无呢?”

苏砚在特制光屏上打出一行字:“那我们就把问题,留在那里。”

启明号缓缓离岸,驶向深海。当它进入预定海域,船底suddenlyglowwithphosphorescentpatterns,如同唤醒了沉睡的血脉。一声低鸣响起,整艘船开始垂直ascent,不是靠帆,也不是桨,而是仿佛被某种力量轻轻托起。

岸上众人仰头,只见夜空中一道蓝线笔直升入云层,继而消失不见。

七日后,没有任何消息。

十二日后,辰阳收到一封漂流瓶,内藏一片玉晶碎片,上面蚀刻着几行小字:

>“我们穿过了。

>膜外不是虚空,而是另一重天。

>那里的星星排列成文字,写着一句话:

>**‘欢迎来到第二层。’**

>我们继续前行。

>??阿箬书于天外”

陆舟握着碎片,久久不语。最后,他将其嵌入柳青禾铜像基座,与那枚古老的贝壳并列。

又逢春分,新一代启明祭在浮动书院举行。主持者是一位六岁男童,先天失聪,却能通过地面振动感知千里之外的海啸征兆。他站在甲板上,手中捧着一盏由玉晶粉与海藻共生培育的“记忆灯”,灯光流转,似含万千信息。

他开口说话,声音借助震动仪转化为清越童音,诵读《归心辞》首章。当最后一字落下,远方海面忽然升起无数光点,如同星辰坠海又复生。那是全球各地共学角同步点亮的灯火,通过新型“共鸣网络”实现瞬时联动。

而在太空观测站中,那台“观天镜”捕捉到一个惊人信号:遥远星系中,一颗行星的大气层正发生剧烈化学变化,氧含量急剧上升??那是生命爆发的标志。

年轻研究员再次提笔,在日志中写道:

“他们也开始问‘海要变了’了吧?”

他按下发送键,将《薪火篇》第一卷、《动静图》摘要、以及一段录音??百名孩童齐声朗读“我也做了”??编码成光脉冲,射向那颗星辰。

“这一次,”他轻声说,“换我们先回答。”

窗外,晨曦初露,照亮了控制台上一块小小贝壳模型,上面用炭条写着歪斜汉字:

**“我们要学算术,因为海要变了。”**

风穿过走廊,拂动墙上的《薪火篇》卷轴,一页页翻过,如同无数双手在接力传递。

灯火未熄,问题仍在,而人类的回答,正驶向更深的夜。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