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西暖阁,朱由检看著內承运库(內府十库之一)帐册上陡然多出的这笔巨款,呼吸都有些急促。
四千三百两!
这几乎抵得天启帝留给自己的內帑的百分之一!
王辰点石成金的手段,令他敬畏又狂热。
【唐昭宗】:四千三百两?三千八百七十两?朕……我再分四成,岂不是一千……一千五百两?
李曄被这数字砸得有点懵。
他那两只碗,在朱由检那里竟能换来四千多两白银?
自己能分到一千五百两,那就是至少三千緡钱了。
安史之乱后,国朝行两税法,平均一户年缴纳的户税,差不多280钱。
而国朝县城也是分三等,基於人口来划分的,5000户以上为上县。
一个上县的户税差不多在一千四百緡以上。
朱由检卖出去的秘色瓷,分到他手上的银钱,就抵得上两三个县的户税了。
这简直是抢钱!
【王先生(管理员)】:@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检!稳住!古玩市场极易饱和!莫要竭泽而渔!频繁出货,必引人生疑!细水方能长流!更何况,你司礼监尚未完全掌控,锦衣卫更是针插不进!此时露富,是取祸之道!
王辰的冷水及时泼下,但隨即拋出一个更诱人的饵。
【王先生(管理员)】:眼光放远些,江南膏腴之地,豪商巨贾如过江之鯽,附庸风雅之辈也比比皆是!等你笼络了司礼监的宦官,再在锦衣卫中培养一批心腹,就能干一票大的了!
朱由检的冷静下来,觉得王辰说的非常有理,但是一想到国库亏空,陕西旱灾,九边欠餉,高额辽餉,他就是头皮发麻。
【明思宗崇禎皇帝】:先生,我…我明白!只是…只是国库空虚,各处都要用钱…仙师,还有何生財之道?
王辰停下了拆快递盒的动作。
生財之道,无外乎是开源节流。
节流就別想了,某个陕西驛卒现在还是个日子壬。
至於开源……他在明末时空的创业阶段,也搞过一些捞钱的法子。
无外乎是做私钱,香皂和香菸,再搞点走私
都是明末网文烂大街的套路。
不过都需要时间和前期投资。
朱由检肯定等不及了,他需要来钱快的路子!
那就得找新的冤大头了。
江南富商是暂时指望不上了。
倭国也別想了。
福王,潞王和楚王,蜀王等老牌藩王,估计也褥不到羊毛。
“等一下”
王辰想到自己在明末时空,曾前往京城的兵部领取告身敕牒。
期间,他也曾去宣武门逛了一圈,遇到几个把“主啊”“上帝”掛嘴边的洋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