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解释道:“这几位都是我袁家军的人。”
并逐一介绍了他们的身份。
接着,袁鸿继续解释:“秋老原本也是袁家军的一员,是我爷爷的义子。
他与我父亲年纪相仿,能力出众,深受我爷爷器重。”
最后他再次强调:“袁家军的人不会背叛我,更不会做出危害袁家的事。”
意在安抚义忠亲王的疑虑。
提及义忠亲王,人们都知道他历经无数磨砺,从弓马骑射到医毒暗器,无一不精。
其父所习之术,他皆刻苦钻研;其父不会之艺,他亦力求掌握。
如此努力,使他几乎成为全才。
然而,一次大战中,为了护卫父亲,他身受重伤,自此不能再执剑弄刀。
众人以为他会因此消沉,他却以豁达的态度面对。
他说,虽不能舞刀弄剑,但还有智谋与医术可用。
他便如贵公子般,于后方出谋划策,医术更是施展于战场上,救治伤员。
尤其成为袁家军专属医士后,他的影响力日渐扩大。
娶妻生子后,他逐渐远离前线,家中生活悠然自得。
然而,当爷爷在战场上受伤时,他仍挺身而出,救回爷爷的命。
但爷爷因此瘫痪,他却并未随父亲回府。
众人以为他因愧疚而离去,但义忠亲王的行为背后或有其他原因。
他喜欢白衣翩翩,喜欢踏青赏花,喜欢琴棋书画。
在我眼中,他比我父亲更像爷爷的儿子,矜贵自持,才华横溢。
但或许他始终觉得自己是义子身份,心中的苦衷不为人知。
至于他的婚姻状况,无人得知。
然而,不论如何,他在袁家军中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若袁家军有所行动,恐怕会掀起波澜。
义忠亲王的眉头紧锁,似乎己预感到即将到来的风云变幻。
袁鸿一眼看出义忠亲王的担忧。
“这些袁家军只听我的!”
袁鸿骄傲地抬头宣称。
那三个袁家军的人亦点头表示确实如此。
义忠亲王了然于胸,明白袁家军中至少有一半是新鲜血液,尤其是在这些年间,老兵虽然存在但不可能占多数。
他放下心来,即便秋老有其他心思,也无可奈何,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但他不明白为何袁鸿手握王牌袁家军,却要躲在这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