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开局救朱雄英全文在线 > 第340章 朱元璋手起刀落 咱听马天(第1页)

第340章 朱元璋手起刀落 咱听马天(第1页)

和林城,夜深。

城楼之上,火把下,是来来回回的巡城卫,如鬼影一般。

城门外,就是明军数十万大军的营帐,那些黑沉沉的帐篷在夜色里连成一片,像蛰伏的巨兽,只等一声令下便会扑上来撕碎这座城。

。。。

北风卷沙,吹过残破的城墙。

那是一道早已被遗忘的边墙,砖石间长满枯草,裂缝里嵌着锈蚀的箭镞。远处,一座荒废驿站孤零零地立在黄土坡上,门匾歪斜,字迹模糊不清,依稀可辨“居庸”二字。

闻心踏足于此,白衣已染尘灰。他手中握着一封泛黄的家书,纸角破损,墨迹斑驳,却仍能认出几行小楷:

>“吾妻卿卿如晤:

>北地苦寒,戍役日久。今秋粮断,同袍相食者三。然我志未改,守土一日,便不负朝廷俸禄、乡亲嘱托。若吾不归,请抚幼子成人,教他识字读书,莫效父命丧于无人知处……”

信尾无名,只画了一枚简陋指印??那是不会写字的人留下的签名。

闻心将信贴在胸口,闭目良久。风从背后袭来,带着百年前的冷意,仿佛无数亡魂正贴耳低语。他睁开眼,轻声道:“你说‘莫效父命丧于无人知处’,可你不知道,你的儿子后来考中秀才,在县志里补上了你的名字;你的妻子活到七十九岁,每年清明都带着孙子来这关外烧纸祭酒。你们一家,从未真正断绝。”

他说得平静,可声音微颤。

忽然,地面轻轻震动。

不是地震,而是某种沉睡之物正在苏醒。驿站地下,一道石门缓缓开启,露出向下的阶梯,与紫金山下那条螺旋石阶竟如出一辙。不同的是,这里的墙壁布满裂痕,每一道裂痕中都渗出暗红血光,如同血管搏动。

闻心拾级而下。

殿内空旷,中央立着一块残碑,形制与第八碑相似,却黯淡无光,表面浮刻八个古篆,却被一层黑雾笼罩,勉强可辨其文:

>**情之所钟,虽死不悔。**

但“悔”字已被划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朱笔写的“**灭**”字。

“原来如此。”闻心叹息,“你们不仅篡改诏书,连记忆本身也要二次封印。”

话音刚落,四壁壁画骤然亮起。画面中,一群身披黑袍之人围坐铜炉,将一卷卷竹简投入火中,火焰升腾之际,竟有无数人脸在烟雾中挣扎哀嚎。其中一人抬头望向画外,面容赫然是年轻时的朱元璋。

“洪武五年,朕下令焚毁所有边军私信。”虚空中响起冰冷的声音,“凡提及饥寒、怨怼、思亲者,皆属动摇军心,一律销毁。若有藏匿者,诛九族。”

闻心冷笑:“所以这一封未寄出的家书,就成了漏网之鱼?它没能进入官方记录,也没能落入火海,只能在这风沙之间飘荡百年,成为一段‘无主的记忆’?”

“正是。”那声音回应,“此地名为‘弃忆窟’,专为囚禁那些不该存在、却又无法彻底抹杀的记忆而设。它们既不能归入承忆门,也不能化为尘土,只能在此永世徘徊,直至腐朽。”

“可人心不死。”闻心缓缓前行,足下青砖绽开细嫩桃枝,一路蔓延至残碑基座,“只要还有一人记得,记忆就不会真正消亡。而这封信??”他取出家书,高举过顶,“它本该抵达终点,却被命运阻隔。今日,我代其走完最后一程。”

他将信贴于碑面。

刹那间,黑雾翻涌,化作巨蟒扑来。闻心不动,只是轻抚胸前玉简,口中吟唱起一首渔谣。歌声清越,如春水破冰,所及之处,桃枝疯长,缠绕黑雾,将其寸寸绞碎。

残碑开始震颤。

碑心裂开一道缝隙,从中涌出滚滚记忆洪流??不是文字,不是图像,而是纯粹的情感:一个男人跪在雪地中抱着同伴尸体痛哭;一位老母在村口日夜张望,直到双目失明;一个小女孩攥着父亲送的木马玩具,喃喃自语“爹爹明天就回来”……

这些都不是史书记载的内容,也不是家族谱牒中的条目。它们是被刻意忽略的细节,是宏大叙事之外的微光,是历史车轮碾过后留在泥土里的泪痕。

闻心盘膝坐下,将两具无弦琴并置膝上??一具来自守灯堂,一具竟是从这地宫深处自行浮现,琴身上刻着“戍边三十年陈十三制”。

他十指虚按,无声奏响。

这不是为了唤醒某个人,而是为了让千万个像陈十三一样的普通人,重新获得被讲述的权利。

琴声无形,却撼动天地。

地宫之外,大漠深处,一夜之间开出万朵桃花,粉白娇艳,生于黄沙之上,根系深入干涸河床。牧民清晨醒来,惊见此景,纷纷跪拜,称其为“亡魂花”。

与此同时,金陵城内,守灯堂井水再度沸腾。

慧贞正在镜前静修,忽觉青铜镜剧烈震动,镜面浮现一行血字:

>“北疆有孤信,困于弃忆窟。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