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如此,却也不好细究这白蛇来路——待得西游之时,自可见之。”
心中念动之间,她已思虑得清楚。
观音菩萨一念及此,心中倒也不觉奇怪。
时至今日,佛法东传之事已是诸天仙神们默认之事。
西游將起,佛门当兴,如今已是大势。
其中牵扯天地命数,四洲气运。
若有哪位大罗金仙藉此番天地大变之局,暗中谋划些东西,並不算新奇。
旁的不说,诸多大神通者中其实便已有不少与佛门有了默契——譬如万寿山的那位,兜率宫中的那位,皆是如此。
而佛门对此也皆是默认的。
佛法东传,佛门得了最大的好处,於情於理,都得让其他人也分一些机缘才是。
只要不有碍於西游释厄,或者坏佛法东传之计。
佛门皆可由之。
所以一时间,观音菩萨倒也不再多纠结那白蛇怪的来路。
她只將素手一展,便见得一卷金册出现在她手中。
金册之上佛光闪耀,其上正分明写就《西游释厄》四字。
观音菩萨將书册打开,便见一行行字跡录於书中。
【第一难,金蝉遭贬】、【第二难,出胎几杀】、【第三难,满月拋江】、【第四难,寻亲报冤】。。。
若是白临在此,自可认得。
这一难一难所书,正是来日西游之中所过八十一难。
每一难之下,连带著回目相关,尽皆详尽。
而此刻,观音菩萨抬眼看去。
果真便见得那第十一难【失却袈裟】一难,其上佛光已然隱去。
“此难原由那熊羆应难,如今早解——这可不妥当。”
“不见九九心关难,怎知大乘佛法妙?”
观音菩萨拈而笑,只取杨柳枝於那金册之上隨手改了几字。
隨后她再將手一摇,那金册便也就不见了踪跡。
不过也恰是此时。。。
“菩萨!菩萨!”
伴隨著一阵欢脱声音与清脆的脚步声,便见得一名女童从竹林中穿行而来。
她穿一身莲袄,赤著双足,粉雕玉琢,头上长著一对龙角。
一路走来,只叫紫竹林內鸟惊飞,潮音洞中虫忙潜。
见得女童如此作態,观音菩萨也是一时將心中杂念弃去,笑问道:“你这顽儿,叫你去五台山听道,怎就又回来了?”
听得此话,那女童却是得意地一昂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