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再拜,再请。
第二封劝进笺由首辅黄立极呈上。
朱由检再次走出,依旧是一脸悲戚,声音却更显沙哑:
“卿等为宗庙社稷之意,言辞恳切。孤披览之余,愈增哀痛。岂忍遽登大位?所请不允。”
百官第三次叩拜,三请。
这一次,是所有代表齐声高呼,声震寰宇。
朱由检第三次走出大殿,他环视眾人,眼中泪光闪烁,沉默良久,才仿佛下定了巨大的决心,长嘆一声:
“卿等合词陈请,至再至三,忠恳之意,孤已知悉。天位至重,诚难久虚,大行皇帝遗命在躬,不敢固辞推逊。勉从所请。”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吶喊声中,朱由检缓缓转身,走入殿內。
接下来,要和阁臣们確定继位詔书和年號了。
……
翰林院一位清秀的编修站在殿中,朗声诵读著早已擬好的詔书。
“奉天承运皇帝,詔曰:……”
又臭又长。
朱由检认真听了几个,就昏昏欲睡,什么优待宗藩、减免税赋、大赦天下……
全是一些细枝末节。
就例如减免税负,瞄准的群体是:“天启元年以前”+“还未收上来的”+“確实无能力缴纳的”,可以蠲(juān)免。
真是优秀,隨便吧,他也不可能在这些詔书上乱改什么。
还未对这个朝代进行充分调研的他。
未必能做出正確的决断。
就算做了正確决断,也未必被正確施行……
直到接近末尾的时候,他才被勾起了兴趣。
“……景命维新,嘉与更始。”
朱由检的眉毛微微一挑,心中有些诧异。
阉党写这句话什么意思?不怕自己把他们全都革掉吗?
他內心摇摇头,估计这应该是从泰昌或天启的登记詔书里抄检出来的大明套话了。
这位编修將詔书一字一句念完,朱由检一字不改。
乾脆利落地通过了这份多达50条“新政措施”的詔书。
反正等他登基掌权,根基牢固后,自然会发出一份真正轰动天下的大詔!
詔书即已议定,便只剩年號。
黄立极呈上一个托盘,上面放著四张黄纸,分別写著四个年號:永昌、绍庆、咸寧、崇贞。
朱由检的目光扫过,最终,定格在了“永昌”二字上。
他的心臟,没来由地猛地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