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荷将支窗户的架子放下来,对春华感叹道:“今年的石榴开得真好啊,大朵大朵的,看着就喜庆,就是不知道到时候能结多少石榴。”
“去年结得少,县主都没怎么吃上,今年应该会结很多吧。”春华道。
这时候,牛嬷嬷从屋外走了进来,脸色带了几分凝重。
“嬷嬷,出什么事了?”夏荷开口问道。
赵知静也被惊动,抬起头看过去。
“南面的李将军起兵反了,侯爷的线人传来消息说,那伙反贼似乎与西凉的朝廷有联系。”牛嬷嬷走到赵知静面前,说道。
“姓李?他那个侄子李进,就是上回派人想杀了我,最后却被太子的老虎活撕了的那人?”赵知静想起上回看过的惨景,脸色不由得发白。
“是的,县主,”牛嬷嬷声音严肃道,“他们与西凉关系密切,秦姑娘来自西凉贵族,奴婢怕她与您不利,最近一段时间县主还是不要接触的好。”
“秦婉儿?”赵知静笃定地摇摇头,道:“她不是那样的人。”
“还是小心为好。”牛嬷嬷想了想,又补充道,“姓李的反贼,这次起兵,还打了反侯爷的称号。”
“杀了他侄子的是太子,他对付太子的口号是什么?”赵知静问。
“没有,这里面并不涉及太子,太子在北周声望过重,他要真敢反太子,那叛军都走不出驻地就得散。”牛嬷嬷分析道。
赵知静冷哼:“柿子还真是挑软的捏!”
夏荷走过来道:“县主,青竹来了。”
自从上回牛嬷嬷念诗被刘懿撞见后,赵知静就停止了这项无聊的报复行动,青竹也就回了太子那边,此时听到青竹又上门来,赵知静一边想着刘裕那厮又要闹什么幺蛾子,一边道:“让她进来吧。”
青竹进来没有多寒暄几句就道:“县主,李将军谋反一事闹得很大,他这人最喜好养探子跟死士,上回袭击县主你们的就是他们的人,殿下担心他们对您不利,为了您的安全,让奴婢将您带回地藏庙。”
“带回?”赵知静无语道,“我回哪里去?侯府才是我的家好么!你回去跟他说,我就呆在侯府,就不过去了。”
青竹有些为难。
赵知静这次却没有那么好劝,上回的死士充分证明了那些人斩草除根的决心,自己要是躲起来了,那她二叔一家子被弄死的几率就大得多了。
青竹又劝了几回。
赵知静不为所动,无法,她也只能苦着脸回去复命。
李将军谋反一事虽然已经传开,但雍城的百姓却没有去年流民乱城那回那么紧张,大抵是距离较远,战场不在这里,雍城的日子与往常没什么两样。
朝廷很快做出应对,派杨志带兵前去反叛。
赵知静记得那位杨将军,在火烧奉国寺那日见过,她隐约记得是太子的人,杨将军到了战场后,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原本势如破竹的叛军,在杨将军手上吃了大亏,后续的消息便很少传过来了。
赵知静心中的警惕也放松了些。
正巧这个时候,太后要离开雍城前往西山避暑的消息传出来,整个雍城的贵族圈子动了起来,每年太后跟陛下都要离开雍城避暑,今年陛下身体不适,改由太子陪着太后去避暑,听说太子要前去避暑,随行的名单比往年加长了好几倍。
等赵知静知道的时候,自己已经莫名其妙出现在名单上了。
这次出行,赵知静跟秦婉儿依旧走得很近。
秦婉儿脸色有些恹恹的,但不妨碍她怨念:“瞧瞧那些人,往日里称姐道妹的,恨不得我就是她们失散多年的亲人似的,结果你瞧瞧,只是一个反贼与西凉稍稍扯上了点关系,这些人便视我为瘟疫一般,恨不得从没认识过我。”
“习惯了就好了。”赵知静的安慰一点也不走心。
秦婉儿勉强地笑道:“都不知道说你什么好,那些人趋炎附势便算了,你倒好,那反贼与你家仇怨深重,又与西凉有往来,你不远着我就算了,还跟着我一道,也不怕我暗中给你下药害死你。”
“你的脑子,玩不动那么高深的计谋。”赵知静发自内心地道。
“那我谢谢您的信任啊。”秦婉儿翻了个优雅的白眼。
挂靠在半空中的那轮烈日,灼灼燃烧,无尽的热量炙烤着大地。
蜿蜒的官道上,长长的马车队伍连成一排,像看不到头似的,灰色的浮尘飘扬在半空,被风带去更远的地方。
到了西山的别院后,赵知静就跟秦婉儿分开了。
他们分到的院子还可以,规格看起来不错,春华打听完消息进来,对赵知静道:“县主,这是往年陛下的妃子们过来避暑分的住处,院子规格摆设都挺不错的,后面还有个大约九尺来长的浴池,县主夜里还可以泡泡澡解解乏。”
赵知静对这院子很满意,但她出来的时候就不这么认为了。
“留白,你怎么在这儿?”
“县主,我家主子就住您隔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