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吧,编辑部忙,已经通过电话了,要我儘快回去。”
今天游览的行程中,张启民有过机会向舟倡义聊起自己的《河边的错误》,但他还是忍住了。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张启民不提,舟倡义竟也没提。
有个性!我喜欢,张启民心里暗自道。
两人回到山下宾馆,司机也正好开车回来。
临走之前,在宾馆前台,舟倡义给胡永军打了个电话。
舟倡义在电话里问了胡永军他母亲的情况,得知一切都好,就放了心。
坐在不远处沙发上的张启民,隱隱听到了舟倡义似乎还聊起了张启民。
“你要出力”、“请客”等几个词进入了张启民的耳朵。
看到舟倡义掛掉电话,张启民迎了上去:
“舟老师是直接回燕京吗?”
舟倡义回答道:
“是啊,小张,我们后会有期!”
说著,舟倡义伸出右手,张启民也伸出右手:
“后会有期!”
上车前,舟倡义终於说出了一句让张启民久久难忘的话:
“启民,在你身上,我看到了十八岁的我!”
张启民控制住自己的激动,用力点了点头,挥手告別。
本来,舟倡义要司机送张启民回瀧泉的,但如果这样的话,他们要走不少的回头路,被张启民坚决拒绝。
舟倡义就直接从台市北上,经钱江省省会航州回燕京了。
张启民在台市汽车站买到了回瀧泉的车票,当晚也回到了瀧泉。
在老家休息一天后,第三天,张启民再次来到了瀧泉文化馆,这是他之前和胡永军约好的。
一见面,胡永军就兴奋地对张启民说道:
“启民,告诉你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你的事情有眉目了!”
“太好了,我得好好感谢胡总编!”
“先別感谢啊,是有眉目,不是成功了!”
“啊,你说说什么情况?”
“是这样的,我把你的情况给馆里的领导匯报了,领导很爽快地同意了,但是,在向文教局领导匯报的时候,碰到了个问题……”
“什么问题?”
“本来这事也就馆里定的,馆长也是多嘴,在局长面前提了一嘴,局长就说招的临时工需要是有一定文学水平的,其他倒没啥要求。”
“原来是这样!”
张启民陷入了沉思。
胡永军看到张启民的情绪低落下来,鼓励道:
“你別泄气啊,你不是会写小说吗,只要《瀧泉文艺》的创刊號上能把小说登出来,领导认可了,这事就算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