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民一口气读完了全文,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种山雨欲来的感觉,涌上心头。
张启民心情沉重。
文章不仅质疑了自己的小说,还质疑了《当代》杂誌。
他翻看了一下报纸:《採风报》把这篇文章刊登在末版,放在一个叫作“百家爭鸣”的栏目里面。
周军看张启民读完文章,脸色和之前稍有不同,就说道:
“启民,你別当真,这些个评论家,就是没事干,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
张启民闻言笑了:
“周军,我没当真,我只是惊嘆於这个作者的文笔非常老辣。”
周军看张启民恢復了常態,说道:
“那就好,你就当没看到过这样的文章,眼不见为净。”
张启民点头:“文学作品就是这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眾口难调。”
周军也点头,表示同意。
张启民注意到了文章的署名“闻新”。
他把报纸还给了周军。
周军接过报纸问道:“启民,你没事吧?”
“没事!”
张启民心里现在想的是:这篇文章,是不是在燕京的时候,舟倡义就已经读到过了,只是没有告诉自己?舟倡义对自己说的那些话,原来並不是空穴来风!
想到此,张启民不由得发出了一声感慨:舟老师!他完全可以把事情直接告诉张启民,但舟倡义没有,他在提醒张启民的同时,其实向张启民提出了更高、更强的要求!
见张启民不说话,周军问张启民:
“启民,县里的团拜会,你去参加吗?”
面对周军突兀的问题,张启民不知道怎么回答,自己都还没有收到通知!
他含糊地点了一下头。
周军见此,脸上涌上了喜色:
“到时候,我也去的,不过,我是工作人员……”
傍晚,张启民失眠了。
白天里,周军给他读的《採风报》內容在脑海里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