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与会人员都在瀧泉宾馆的宴会厅用餐。
瀧泉宾馆引领著瀧泉县城餐饮业的潮流,恰好第一次推出其他地方还很少见的自助餐。
张启民和胡永军二人各自挑好菜,找了个靠窗的位置,两人相对而坐。
“启民,你知道台上那位老先生吗?”
“你说的是戴瓜皮帽,围红围巾的那位?”
“对,坐在主席台最中间的,你知道他是谁吗?”
“上午会上不是介绍过了?那是陆老陆迟,他还发言了……”
“我给你说的不是这些,是陆老的经歷!”
“这个,我倒还真不知道。”
“陆老今年快七十了,年轻的时候参加过革命工作,可以说是充满传奇的一生,东大国建国后一直在省文化厅工作,五十年代的时候还组织创作过一部大型戏曲,进京表演……”
“哦!”
张启民闻言惊嘆了一声。
前一世,张启民对於陆迟他是隱约知道一些的,却是没有胡永军熟悉。
如果能够得到这么高地位文艺界老前辈的提携,对於自己今后的写作那真的是如虎添翼。
两人边吃边聊著,餐厅里就餐的人越来越多了。
这时候,一个健朗的老者端著盘子来到了张启民的旁边,嗓音带著磁性,问道:
“请问,这里有人吗?”
张启民抬头,发现原来正是他和胡永军正在谈论的陆老陆迟。
陆老脖子上的围巾已取下,瓜皮帽也脱去,露出了一头银白色的头髮。
张启民赶忙站起来:
“陆老您好,这旁边没人,您请坐!”
陆迟道了谢,坐下开始吃饭。
陆迟一边吃著饭,一边饶有兴趣地打量著张启民和胡永军二人。
张启民就主动搭话道:
“陆老,欢迎您常回瀧泉老家看看。”
陆迟向张启民微笑,眼神里含著讚许,点了点头。
陆迟的食物盛得不多,吃得却很慢,食物在他嘴里咀嚼的时间比常人多几遍,一看就是个生活有讲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