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后,他又通读一遍,确认没有遗漏,才将纸折好,放进贴身的锦囊里。
翌日。
天还没亮,晨雾裹着寒气,笼罩着紫禁城。
李明穿着厚重的官袍,站在午门西侧的廊下,双手拢在袖中,时不时踮脚望向远处的街道。
方从哲的轿子,按惯例会在卯时初经过这里。
“主事,天这么冷,您要不先去旁边的暖阁等会儿?”旁边的小吏小声劝道。
李明摇摇头,目光依旧盯着街道:“方阁老等着要回话,耽误不得。”
这份探报关系到“与西夷通商”的决策,方从哲要赶在早朝前提请陛下,容不得半点拖延。
终于。
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轿夫脚步声。
方从哲的轿子到了。
青色坐轿在晨雾中缓缓而来,轿帘紧闭,只在侧面留了一道缝。
李明快步上前,对着轿子躬身行礼:“礼部主客司主事李明,参见方阁老。”
老书童接过李明递来的书册,轻声道:
“李主事稍候,阁老看过便会有吩咐。”
说罢,便将书册递进轿内。
轿内,方从哲靠着软垫,借着随行的灯笼光,快速翻看李明的记录。
很快,他的眉头就紧皱起来了。
看到最后,他忍不住轻哼一声,语气里满是不屑:
“这些蛮夷,倒会打主意!我大明的丝绸瓷器,岂容他们这般肆意牟利?还要开我大明口岸,简直是得寸进尺!”
他放下书册,对着轿外说道:
“李主事,你做得好,探得详细。你先回礼部当值,此事我要即刻面见陛下。”
李明躬身应诺,看着轿子缓缓驶入午门,才松了口气。
而轿内的方从哲,心情却越发沉重。
他实在想不通,陛下为何要考虑与这些“蛮夷”通商。
在他看来,大明乃天朝上国,与蛮夷通商,不仅是自降身份,更是给这些贪婪之徒可乘之机,日后若是他们得寸进尺,怕是会生出更多事端。
从李明打探出来的情报,便已经说明此事为真了!
此刻。
乾清宫。
寝殿之中。
朱由校已从锦被中醒来。
身侧的成妃李淑贞还睡着,小麦色的肌肤在晨光里泛着健康的光泽,长长的睫毛垂着,呼吸匀净。
她不像其他妃嫔那般喜施粉黛,也无白皙肤色,却胜在眉眼明亮,身姿矫健。
昨夜侍寝时,朱由校都不需要怎么动弹,完全被动享受,这份体力,在后宫妃嫔中实属少见。
时候差不多了。
朱由校轻轻起身,眼睛看着熟睡的美人。
成妃因肤色偏深,在一众白皮美人中并不起眼,可相处久了,才觉这份健康的鲜活格外难得。
更重要的是,她身子底子好,太医说这般体质最适合孕育帝室血脉。
作为帝王,传宗接代本就是要紧事,后宫妃嫔无论容貌如何,能为皇室开枝散叶,便是大功一件。
“陛下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