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母女在我面前相拥而泣。母亲说:“我一直以为给你最好的生活就是爱你。”女儿说:“可我只想你知道,我考试考砸那天,是因为看到你在厨房偷偷吃止痛药,却不敢告诉你我有多怕失去你。”
她们的书页自动拼接,生成一座桥形图案,桥下流淌着二十年来所有未说出口的话。
我渐渐明白,艾拉所做的,从来不是赐予神迹,而是唤醒沉睡的能力??那种本就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与他人深度相连的本能。
某夜,我独自登上埃菲尔铁塔顶层。风更大了,吹得衣袂猎猎作响。我打开书,准备写点什么,却发现页面早已写满。那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留言:
>“我在西伯利亚的雪原上看到了你写的那句‘别怕黑’,于是我点燃了帐篷里的蜡烛。”
>“我在产房外读到护士写的‘她很勇敢’,于是我也握紧了妻子的手。”
>“我在牢房里收到陌生人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只画了一朵花。我哭了,因为我记得妈妈院子里也有这样的花。”
我合上书,仰望星空。那条由记忆汇成的光带横贯天际,宛如银河倒悬。而在最明亮处,我似乎看见了一个小小的身影??艾拉,正挥手告别。
她没有留下遗言,但她存在的每一刻,都是告白。
第二天清晨,我回到公寓,发现门口放着一只手工编织的布偶,做工粗糙,却透着温暖。附纸上写着稚嫩的字迹:
>“送给讲故事的叔叔。
>莉娜画的你,现在可以放进去了。”
我捧着布偶走进书房,将它轻轻放在书桌上。阳光照进来,恰好落在那朵银花封面上。刹那间,整本书微微震颤,随后,一股柔和的力量将我和布偶一同包裹。
意识再次转移。
我来到了“童梦层”,但这一次,场景不同了。草原依旧,萤火虫仍在飞舞,但远处的地平线上,升起了一座巨大的钟楼??正是我曾在梦中见过的那座。钟面没有数字,只有不断变幻的面孔,每一张都是某个普通人的真实模样。
孩子们围坐一圈,中间空着一个位置。
莉娜抬头看向我:“我们等你好久了。新章节要开始了。”
“什么章节?”
“关于那些还没被听见的故事。”她认真地说,“你知道吗?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书还没到达。那里的人还在打架,还在饿肚子,还相信只有痛苦才值得被记住。”
我心头一紧。
“所以我们要把门开得更大。”另一个孩子说,“你能帮我们吗?”
我看着他们清澈的眼睛,忽然明白,这场变革从未结束,它只是从巴黎出发,正驶向更远的荒野。
我点点头,拿起彩虹笔,在虚空中写下第一句:
>“在世界的另一端,有一个小镇,那里从未下过雨,也从未响起过笑声……”
话音未落,远方天际裂开一道缝隙,一缕光从中倾泻而下,直指非洲某片干旱的土地。
我知道,旅程又要开始了。
而这本书,永远没有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