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镇住了他们。
就连刘瑛都有点傻眼,赫然发现李子成的技术好像比自己更厉害呀。
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嘛。
真以为前世的行业大佬是胡吹的?
哪怕在数码时代,但胶片该怎么玩,那可是必修课。
光是这一手胶片剪辑,李子成当初就练的欲仙欲死,到了看见胶片就想吐的地步。
李子成把剪出来的片段放在灯光下,展示给李庚和贝聿成看。
“妈,这段按照这个节奏来如何?”
儘管只是小小的16毫米的胶片,不贴近了根本看不清,甚至还没有顏色,但贝聿成作为经验丰富的导演,脑子里已经出现画面了。
“你打算在这里用长焦的那些镜头?”
李子成剪的这一段,就是他在金祖峰上拍摄的景色。
“这一段要展示北国的辽阔和壮丽,只有长焦镜头才能体现出这种感觉来。”
其实拍摄的时候,因为没有监视器,所以並不能知道哪种效果好。因此李子成是三种焦距的镜头都拍了一遍,现在要做的就是从中选取。
虽然还没有成片,但是胶片这么一拉出来,哪种镜头的效果更好,已经一目了然。
李庚还不信,又將短焦的胶片拉出来,这么一对比,也没脾气了。
“你咋会剪辑的啊?”
“我会到多了,您儿子啊,可是个无穷无尽的宝藏。”
李子成自吹自擂,这一次再动手剪辑,谁也说不出话来了。不但如此,他还能一边剪辑,一边指导刘瑛选取画面。
“婶子,这里做好標记,到时候会调成冷色。”
光看看胶片硬说,李庚和贝聿成都有点迷茫,李子成也不得劲。
想了想,他乾脆跑了出去。等再回来时,手里拿著好几样工具。
他先是在墙上钉了一块白布,然后在白布前方半米左右的位置竖起了一块小板。小板上有个小孔,约莫眼球黑色部分那么大。
然后李子成拉过另一根白炽灯,將光源对著了那个小孔。
一开始李庚三人还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但是当他將胶片拉出来,竖著放入光源和小孔中间后,白布上登时就出现了清晰的画面,而且还是彩色的。
“哎呀,这个办法我们怎么没有想到呢?”
刘瑛懊恼地直拍脑门。
千了二十多年的剪辑工作,就只是勤勤恳恳地趴在台子上剪啊剪的,却从未想过如何让剪辑工作变得更加容易一些。
贝聿成两眼放光,情知李子成做的东西,绝对是电影剪辑工作的一大进步。
毕竟他们能够直观地看到拍摄的內容了。
其实李子成弄的,不过就是平板剪辑器的简陋版,而且还没有电力驱动,並且还不够稳定。但能不能直观看到胶片上的画面,那效果是天差地別的。
尤其是当李子成拿起调色板和胶片对照在一起,白布上的画面一下子变成了冷色调,
他所说的效果登时清晰明了。
新的工作方法,让几个人热情高涨,立刻做了分工。
李子成负责主剪,刘瑛负责副剪,贝聿成负责归纳,李庚则给剪辑好的胶片做標记。
一天忙碌下来,进度是以前的五倍都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