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是为了將来出国留学做准备。
去了美国,那只能用美元了。
谁知他这么一问,苏耘莫名其妙。
“上交银行?凭啥上交银行?这是咱们厂的收入。”
“啊?”
李子成懵了。
“不是应该上交银行,换成外匯券吗?”
他懵,苏耘更懵。
“外匯券?那是啥玩意儿?”
没有外匯券吗?
李子成晕乎乎的,难道自己看了假的年代文?
不都说在这个时代,国家不允许私人、单位和企业拥有外匯,所得外匯都必须上交给中国银行,然后由中国银行兑换成外匯券才能使用吗?
就连外国人到中国来也是如此。
难道他穿越的时空不对劲?
其实是他的了解有误。
外匯券要到1979年,国家才会確定。而直到1980年4月1日,才正式开始流通。
在此之前,国家对於外匯並没有任何管制措施。
得知没有外匯券这种东西,李子成甭提多高兴了。哪怕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足以让他好好运作了。
接下来,在李香兰等人的见证下,由苏耘代表长影厂和川上井彦代表的山叶公司签订了歌曲版权的转让协议。
川上井彦將五万美元的支票交到苏耘的手里,再由李子成在协议上落款,协议也就正式生效了。
明明只是一张小纸片,可苏耘的手却哆嗦个不停。
今天的事,给他造成了极大的认知衝击。別说是他,蒲克等人也是如此。
张德寧就更別提了,照相机都按的冒烟了。
知道的,她是燕京文艺的编辑,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记者呢。
可不管怎么说,等回去之后,就她收集到的这些素材,隨便一个都是大新闻,能让燕京文艺吃到吐。
这五万美元,其实是属於李子成个人的。虽然长影厂代为签约,但也只是个过路財神。
不过李子成已经跟苏耘说好了。
其中给他留下一万美元,其余的由长影厂换成人民幣给他。就这么一个兑换,长影厂便宜占大了。
毕竟手握美元和手握人民幣,那发挥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
“李君,歌曲的事情就多多拜託了。”
签好了协议,川上井彦最心心念念的,就是歌曲的全貌。
人家付钱痛快,李子成的售后服务那也不能掉链子。
“请稍等片刻。”
他乾脆跟苏耘要来了纸笔和尺子,直接就在办公桌上画起了曲谱。
这玩意儿他小时候跟乔宇、刘炽学音乐的时候,被俩老头逼著天天画,都画吐了。要说熟练程度,比他画分镜头脚本还利索呢。
不过他的做法,並没有让围观的李香兰等人太过於惊讶。
之前在南湖上,他已经完整地唱过了歌曲,显然对於谱子是胸有成竹的。
也就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李子成就弄好了曲谱,还很贴心地写上了日语歌词。
交给川上井彦的时候,他想了想,略微提醒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