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野听完匯报,点了点头,脸上並没有太多的意外。
这些问题,他早就预料到了。
他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画著草图。“传统的熔模铸造不行,所以,我才在图纸上,提出了『定向凝固单晶铸造技术。”
“要实现这项技术,关键有两点。第一,是能產生极高温度梯度的真空感应定向凝固炉。第二,是能精確控制结晶过程的籽晶和引晶技术。”
“至於炉子,”林野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图纸,我已经画好了。它的结构,比我们想像的要简单,很多部件,我们厂里的设备,通过一些改造,完全可以自己加工出来。”
他转身,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了一叠新的图纸,铺在了会议桌上。
那是一整套,详细到每一个螺丝钉的定向凝固炉的设计图!
杨总工和几个专家扑了过去。
“天哪!这……这结构……用石墨加热体,分段控制温度……这个想法太天才了!”
“还有这个水冷引晶器……原来是这样!”
他们仿佛看到了新世界的大门。
“炉子的问题,我来解决。”
林野的声音,充满力量。
“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材料。”
他看向那位负责材料的老专家。
“李工,我知道,我们的冶炼设备精度不够。”
“我们没有高精度的自动配料系统,但我们有全中国最心灵手巧的工人!”
“我们没有先进的成分分析仪,但我们有最负责任的老师傅,可以用最原始的化学滴定法,一遍一遍地去校验!”
“路,是人走出来的!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林野的话,像一团火,点燃了会议室里所有人心中的激情。
“今天,去车间!我们现场冶炼,现场浇铸!”
“我就不信,我们集中全厂最优秀的人才,用上最好的设备,还造不出这一片小小的叶片!”
“走!”
林野一声令下,带著所有人,浩浩荡荡地开赴车间。
为了这次试验,厂里特意腾出了一间最好的精密铸造车间。
林野换上工作服,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跳上了一台经过改装的c620车床。
他要做的,是为定向凝固炉,加工一个最核心的部件——石墨坩堝的底座。
这个底座,要求极高的同心度和光洁度。
“林总工,您……您要亲自上?”一个八级老师傅愣住了。
林野没说话,只是拿起刀具,直接开动了工具机。
只见他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一丝多余。
车刀在他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
进刀,走刀,退刀……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