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苏家铺子也快收摊了。苏老大一行人则坐着那辆老旧但结实的牛车,缓缓地朝着苏家村的方向走去。店里留下苏老三照看。“娘,海儿他们怎么还没回来?该到家了吧?”二伯母何氏站在自家院门口来回走动。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晚饭了。可她家那口子和孩子们还没回来。这让她心里七上八下的。“快了快了,头回去镇上,说不定玩得忘了时间,别瞎操心。”苏老太宽慰道。“你看,天还没黑透呢,牛车走不快,但也错不了路。”李氏一直站在门外张望。忽然看见远处尘土扬起,一驾牛车正缓缓从村道上驶来。她眯起眼睛仔细辨认,脸上忽然露出喜色。“是他们吧?总算回来了!”李氏顿时如释重负。她赶紧转身冲着屋里喊:“快出来!他们回来了!”大家赶紧迎出去,脚步匆匆地走到院门前。远远地,她们就看见牛车上坐着几个人影。除了自家人,还有三个陌生的面孔。苏老太眉头微皱,心中略感疑惑。苏老太与何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一丝警惕与不解。“这几位是?”苏老太开口问道,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丝试探。苏云桃先跳下车,随即转身扶住苏老太。然后苏云桃便把张月和她两个孩子的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她娓娓道来,语气温和,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细节。苏老太听完,心里一阵难受,眼眶也微微泛红。她长叹一口气,低声说道:“这世上苦命的人太多了……他们母子三人真是不容易啊。”苏老太抬眼看了看张月,心里不由得生出几分怜悯。幸好自家几个儿子还算懂事。这些年没闹出什么大矛盾,兄弟之间也还和睦。但她也暗下决心,以后家里不管什么事,都得一碗水端平。不能偏心,更不能让孩子们将来为了点家产伤了和气。那是她最不愿看到的结局。苏老大把牛车安顿好后,从怀里掏出三张卖身契,递到苏老太手中。“娘,这是他们的卖身契,我已经赎回来了,您先收着,往后怎么安排,您说了算。”苏老太接过那几张薄纸,心中思绪流转。眼下家里房间都住满了。唯一能腾出空地的就只剩堂屋了。堂屋原本是用来祭祀和接待客人的地方。平日里铺着草席,放着条案和香炉。如今也只能临时改作住处。被子倒还剩一床,是前些日子新晒过的。“你们也瞧见了,咱家地方实在紧张,眼下就堂屋还能挤一挤。”苏老太看向张月,语气诚恳而温和。“你们三个人,先在那凑合住几天,行不行?等过些日子再想想别的法子。”“老夫人,我们没意见,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儿就知足了。”张月赶紧回答,声音虽轻,却带着发自内心的感激。她抱着孩子,低头行了个礼,眼角微微湿润。因为进了苏家,所以她们从此不必再东躲西藏。不必再被债主追逼,也不必让孩子饿着冻着。这份恩情,她记在心里,这辈子都忘不了。苏老太原本还有些顾虑。怕这妇人进来后心生贪念,或是仗着救命之恩蹬鼻子上脸。如今见她态度谦卑,举止得体,心里那根绷着的弦也松了几分。她故意没提家里新盖的那间小房。这也算暗中试探一下对方的品性。“你们先把随身的东西放到堂屋角落去。”苏老太吩咐道。“床铺我让云桃帮你们铺上,先安顿下来,咱们这就开饭了。今晚炖了白菜豆腐,还有点腊肉,凑合吃一顿,明天再想办法。”苏老太转身走向饭桌。苏眠眠几个早就乖乖坐好了。苏老太看着这一桌人,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意。这一家人,虽然清贫,但齐整和睦。如今又多了三人,或许日子会更紧巴些。但她相信,只要心在一起,就没有过不去的坎。等大家都落了座,苏云东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把小巧玲珑的紫砂壶。他缓步走到苏老爹面前,双手稳稳地把紫砂壶放在桌面上。“爷爷,这是我们几个一起凑钱给您买的,跑了几家铺子才挑中的。希望您喜欢。”苏老爹微微一怔。目光落在那把色泽温润、造型古朴的紫砂壶上。又缓缓抬起头,逐一打量着眼前这些围坐在一起的孙儿孙女。他们个个面带笑容,眼神真挚。脸上的神情没有一丝虚伪做作。苏老爹的心中温暖,脸上带着笑意。“好啊,都是懂事的孩子。”他轻声说道,语气里满是欣慰与骄傲。“一个个都长大了,心里有长辈,有家。爷爷高兴,真的高兴。”,!一旁的苏老太原本含笑看着这一幕。可看到那紫砂壶摆在了苏老爹面前,心里却忽然泛起一丝酸涩。这时,苏云桃忽然从袖中取出一支精巧的牡丹花簪。随即步履轻盈地走到她面前,双手递上。“奶奶,这是我们给您买的。”苏云桃眉眼弯弯。“这支簪子雕工细致,牡丹寓意富贵吉祥,正配您。还有这块细棉布,是上好的料子,回头让娘给您裁一件新衣裳,穿出去体体面面的。”她口中的布,是之前苏云东悄悄在镇上花了好些银钱买下的。专程留着给长辈们用,谁也没告诉。苏老太怔了怔,忙伸手接过那支簪子和叠得整整齐齐的布料。她鼻子一酸,眼眶一下子红了,声音微微发颤。“哎哟……真是好孩子,个个都贴心。奶奶这辈子没白疼你们,没白熬那些年……”苏老爹见状,赶紧侧过身,伸出胳膊轻轻搂住她的肩膀。“孩子们如今懂事了,知道孝敬咱俩,这是心意到了,是福气。你倒好,礼物还没收完,倒先哭上了?”苏老太抹了把眼角,破涕为笑,嘴上还不服软。“我这是心里欢喜,不行啊?高兴得都快喘不上气了,你还笑话我?”“行行行,高兴就对了!”苏老爹朗声大笑起来。“哈哈哈!咱们家热热闹闹的,多好!”旁边坐着的苏老大和苏老二听着这番话,脸上有些挂不住。二十多年了,他们身为儿子,常年忙于生计,为养家糊口四处奔波。:()重生肥妻有空间,逃荒不愁顿顿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