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有个女儿入了宫,不过先前不得宠,还是陈敬琰后来屡立奇功,这位陈妃娘娘才得了宠。
陈妃娘娘生过三个孩子,只活了一个。
年岁与陈敬琰大小差不多大,如今被封了王,封地在疆域,距离京都有些偏远,这誉王殿下也是很少回来。
这次随着疆域外缘小国使者一同而来,陈妃娘娘便是喊了陈敬琰过去,让他与表哥誉王殿下亲近几分。
陈敬琰过去的时候,只见圣上刚是起身要走。
“微臣,参见皇上……。”
“起来吧,你姑姑喊你吃饭。今日家宴,不必多礼。”
“谢皇上。”
陈敬琰起身,等圣上离开,他才朝着陈妃娘娘的寝殿走去。
“三郎来了,快进来吧。”陈妃娘娘高兴,“方才圣上前来,赏赐了好些东西,我想着,便是你又做了什么让圣上高兴的事儿。”
陈敬琰没说话。
屋内坐着比他而早来的表哥誉王。
“臣见过誉王。”
“兄弟之间,不必这般客气。坐下说话。”
陈敬琰瞧着眼前的气氛,不太对劲。
“方才见皇上离开……。”
誉王没说话,脸色却是不太好看。
倒是陈妃娘娘,笑了笑,“还是封地的事儿,你表哥封地在外,不可久居京都,等我寿辰结束,你表哥便是要离开。”
誉王如今还是陪同番邦使者来的。
如今却是不能与使者同在京都久居,他能在京都呆上这段时间,也是因为陈妃娘娘的生辰马上要到了,圣上设许,才能在这里逗留一些时日。
不然,誉王早该回封地疆域雪山城驻守。
圣上这般不念及父子之情,让誉王心头很是不爽,这才拉着脸,没什么好心情。
陈妃娘娘却觉着,儿子在疆域挺好,宫内争斗纷乱,她无心掺和这些。
太子一党把握朝政,如果誉王回来,必然会引起太子的猜忌。
陈妃娘娘说了,可誉王听不进去,这才喊了陈敬琰来,让他前来劝劝誉王。
陈妃娘娘让人准备了酒菜,只说是娘家侄子与她陪儿子吃些酒,外面的宫女和嬷嬷都打发了出去。
“你们兄弟二人坐在一起说些话,我去外间。”
“三郎,你劝劝你表哥。”
“姑姑放心,誉王常年在疆域,对于京都的情势不太了解,我与王爷说说,他便是能懂一些。”
誉王殿下却是冷哼说道:“谁稀罕那个皇位,当初若不是为了母妃,我何故答应去了疆域。皇后容不得人,如今太子也是,朝政之中全是太一党的人,皇上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管不问。”
“誉王殿下有所不知,实际上圣上心知肚明。但掌管兵马的大将军乃太子的亲舅舅,如今东北与陕甘战役,都是国舅唐家的人,这其中的权衡利弊,相信不必我仔细说,誉王也是能明白的。”
国舅唐明耀自然是要拥护自己的亲外甥为新帝,现在皇上要是动了太子,那便是触碰了唐明耀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