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政府与研究机构人员。比如国家实验室、以及接受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员工,他们是arpanet的最早使用者。”
“第四,极早期的商业用户。数量很少,但能量巨大。他们是cerfnet、psinet这些早期商业网络的参与者,是网际网路商业化的先锋。”
野原组长等一眾日本来的工程师听得无比认真,在本子上飞快地记著。
这和他们在日本的经验既相似又完全不同。
相似的是用户群体的精英属性,不同的是,这里的每一个群体背后,都隱隱浮动著资本和商业的味道。
哈里讲完,会议室里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了中山拓也,等待著他的决策。
中山拓也却没有立刻说话,他走到会议室中央那块巨大的白板前,拿起一支黑色的哈里笔。
“哈里,干得漂亮。”他先是讚许地点点头,然后笔尖落在白板上,写下了“academia”(学术界)这个词。
“思路和日本一样,我们先从最核心的用户群体切入。”他转头看向野原组长,“野原桑,学术版块下面,你们觉得该怎么细分?”
野原组长想了想,参照东工大的经验说道:“可以按照学科划分,比如物理、化学、
计算机科学”
“不够,这太死板了。”中山拓也摇了摇头,直接在“计算机科学”下面画了个圈,“在美国,只分学科,没人会来玩的。”
眾人一愣。
中山拓也嘴角一扬,露出一丝狡点的笑意:“我们得给他们挑起话题的爭端!”
爭端?
连汤姆·卡林斯基都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我们可以在计算机科学版块下面用非管理员的个人小號,发起一些容易引发討论甚至爭论的话题。比如———”中山拓也笔走龙蛇,在白板上飞快地写下几个词,“『editor
war』(编辑器战爭),子版块就两个:vi和emacs。再比如,『oswar』(作业系统战爭),下面分出uni、vms,或许我们还可以加一个“windows』帖子,让大家在这里尽情吐槽它。”
技术宅之间的鄙视链和路线之爭,是网际网路早期最原始、也最旺盛的流量来源!
与其让他们在各个角落零散地討论,不如直接在主版面上挑起话题,然后把这些帖子人工標记高热,给他们搭建一个官方指定的“角斗场”!
“还有,”中山拓-也的笔锋一转,又写下了一个全新的大类,““industry”(工业界)。”
他看向哈里:“这里是硅谷,光有学术討论是不够的,还要有商业。在这些高层次高净值的用户面前,给他们一个交流商机的平台,那我们的bbs就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了一场永不停歇的商业party。”
“再开一个『startups&vc』(创业与风投)版块!”
这个词一出,不仅是野原组长,连美国这边的哈里都愣住了。
“专务这个是不是太早了点?”野原组长小声提醒。
“早?”中山拓也笑了,“野原桑,你脚下这片土地叫什么?是美国,是硅谷!在这里,一个车库、两个天才、加上一个疯狂的想法,就是一家未来的世界级公司。我们不光要给他们提供交流的广场,更要成为他们梦想起飞的跑道!”
“这样一来,我们的bbs天然就可以成为风投的聚集地。那我们的价值是不是天然就高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议室里所有人的呼吸都为之一滯。
汤姆·卡林斯基看著中山拓也,眼神里闪烁著异样的光彩。
他原本以为这只是把日本成功的bbs模式复製过来,却没想到,中山拓也的野心,远不止於此。
他不只是在建一个论坛,他是在搭建一个生態!
中山拓也把哈里笔一扔,拍了拍手,“学术版块负责吸引核心用户,工业界版块负责弓爆商业价值。汤姆,你觉得怎么样?”
汤姆·卡林斯基毫不犹豫的给了拓也一个大拇指。“你的想法太棒了,我完全赞成你的计划!”
“ok!就这么定了!野原组长,技术部署上,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野原组长挺直了腰杆,之前的一丝疑虑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冲天的干劲。
看著团队高涨的士气,中山拓也满意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