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安静了几秒。周怀瑾似乎不意外,只是低低地笑了一声。“这么快就走?”“嗯,事情都处理完了。”“那……”周怀瑾的声音拖长了些,“周老师给的笔记,看完了?”又是“周老师”。张勤的脸颊有点发烫。“没看完。”她嘴硬,“我带回京市慢慢看。”“是吗?”周怀瑾的声音里全是笑,“我还以为,你需要周老师亲自补课。”“不需要!”张勤立刻拒绝。“哦?”周怀瑾的语气听起来有些失望,“那太可惜了。”张勤撇撇嘴,没说话。“行吧。”周怀瑾叹了口气,语气变得正经,“那你先回去。”他停顿了一下。“我这边,年底前应该能清完手头的事。”“到时候,我去京市找你。”张勤的心,猛地漏跳了一拍。他要来京市?找她?她握紧手机,指关节有些发白。“好。”一个字,很轻,但很清晰。电话那头,周怀瑾又笑了。“等我。”挂了电话,张勤站在窗边,看着深市的夜景,很久都没动。南国的风吹在脸上,很暖。第二天一早。还是那条特殊通道,还是那架小型客机。张勤告别了再次叮嘱她“考察”周怀瑾的父母,拎着行李箱,踏上了回京的旅程。飞机在云层中穿行。张勤靠在舷窗边,看着外面一望无际的云。从f-117,到启航手机,再到“夏日杯”。这一个多月,像打了一场又一场的仗。很累,但值得。她闭上眼,脑中闪过周怀瑾那双带笑的眼睛。年底……好像也不远了。两个半小时后,飞机降落在京市机场。徐明开着车,一路畅通,回到了御辰府。家里很安静,父母都去上班了。张勤拖着行李箱,回到三楼自己的书房。她打开箱子,把银灰色的“龙耀三号”笔记本放在书桌上。然后,又把那几本周怀瑾亲手写的泛黄笔记,小心地放进书架最显眼的位置。做完这一切,她才感觉自己是真的回来了。她把自己重重摔进沙发里,长长吐出一口气。咸鱼。她现在只想当一条咸鱼。哪怕只当一个下午。她闭上眼,准备享受这难得的安静。“咚咚咚。”敲门声响了。张勤的眼皮跳了一下。她坐起身,有气无力地喊了一声:“进。”书房门被推开。汪淑英穿着一身笔挺的制服,走了进来。她的表情很职业。“张顾问,欢迎回来。”“嗯。”张勤点点头,“有事吗?”她希望没有。汪淑英走到她面前,站定。“组织上有新的指示。”张勤的心,沉了下去。她的咸鱼梦,碎了。汪淑英的声音很平稳。“首长办公室的命令,要求您立刻参加一个会议。”张勤心里咯噔一下。“什么会?”“关于您在深市发起的‘夏日杯’,以及您提交的那份文化战略报告的专题研讨会。”张勤闭了闭眼。范部长。“谁参加?”汪淑英开始报名单。“中宣部。”张勤刚放松的肩膀绷紧了。“文化部,广电部。”她的眉头皱了起来。“外交部,教育部。”张勤的脸色变了。汪淑英停顿了一下,最后吐出三个字。“还有,总参。”她看着张勤,补充道:“都会列席。”张勤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她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这哪里是研讨会。这是打算把她那点想法,连根带土地刨出来。“什么时候?”“现在。”汪淑英看了一眼手表,“车已经在楼下等了。”“会议地点,就在您上次去过的那个地方。”张勤明白了。还是那个没有任何标识的保密会议室。她站起身,认命地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走吧。”刚走两步,她又停下。她回头,看了一眼书桌上的“龙耀三号”笔记本。又看了一眼书架上,周怀瑾的那些笔记。:()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