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权说:“砚哥,这写小说能教我不?我想学。”
沈砚问:“你认识的字有一箩筐吗?”
孔权低头不说话了。
“財不外露,这事別给人说。”
“放心。”
沈砚也只是隨口一说,知道不知道又有什么关係呢。
大家都知道孙俊海是万元户,他不也没怎么样嘛。
“好了,走,取钱去。”
“等下砚哥,我去拿个东西。”
“我也去。”
转眼之间,沈砚就看到二人一人拿著锤子一人拿著钢钎气汹汹走了过来。
沈砚气笑了:“放下。”
“不是当保鏢吗?”
“有你们这样的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们去抢邮局呢。”
二人汕汕一笑,放下手里的傢伙,跟著沈砚出了门。
三人到了邮局,人照例很多,沈砚他们一出现,维姐立马喊:“你们不用排队,进屋里来。”
眾人看了沈砚一眼,发现是沈砚,也就没什么意外。
三人进了房间,乡邮局局长赵小波亲自走出来迎接了。
他亲自迎接,不单是因为这笔钱是雪野乡最大的一笔匯款,更是想把这笔匯款存在邮局。
那时,邮政储蓄业务已经在全国推行,邮局就可以存款。
只要这笔钱,不说全部,存一部分,把他今年的储蓄任务就完成了,甚至还能是超额完成。
所以沈砚对他来说,就犹如是个行走的財神,他自然不会放过。
赵小波恭敬地给三个人递烟,只有孔权接了。
“我们的大作家唉,你真是了不得,这么大一笔匯款,我们乡邮局第一次见,破了我们的记录了。”
赵小波四十来岁,现在点头哈腰,十分恭敬。
维姐给三人倒来了茶水,然后笑吟吟退到一边。
“赵局长,不说这些了,我来取款的。”
“行行行。”赵小波连声答应,亲自给沈砚办理了业务。
在办理业务时,赵小波说:“这么大一笔钱不存点?”
“存。”沈砚笑道:“你这里能存吧?”
“能能。”赵小波更加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