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穿越到大明永乐 > 第197章 怎么现在又要反对(第3页)

第197章 怎么现在又要反对(第3页)

“你们看这条线了吗?

它在我们那个时代被称为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这正是胡汉纷爭的核心缘由。”

韩成確认自己的线条无误后,才开始为早已焦急等待的朱元璋父子解说。

四百毫米降水量线?

这是个啥?

怎么就成了胡汉爭斗的根本原因了?

朱元璋父子满脸疑惑。

韩成解释说:“我们这里东临太平洋,而南部某些区域还接收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输送。

越往东南方向,降水就越多。

那些能够拦截水汽的山脉周边,降雨量更为丰富。”

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標誌著此线以北区域年降水量稀少,不足四百毫米。

它划分了半乾旱与半湿润地带,也是森林与草原、农耕与游牧的界限。

北方降水不足,不利於耕种,却適合放牧。

相较於农耕区,游牧区更易受乾旱及严冬侵袭,抗灾能力薄弱。

一旦受灾严重,尤其是遭遇大灾时,北方游牧民族因求生本能,会向南迁移,侵扰掠夺我们的领地。

这是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逆转。

陛下若真將晋王、燕王派往边疆,他们必然只能適应游牧生活。

即便將来遇到重大灾害,无论他们如何抗拒或反对,也无济於事。

那时,他们治下的子民绝不会听命於他们。

必定会南迁寻求生机。

这条线,正是胡汉纷爭的根源,无法被人的意愿所改变。”

韩成说完后,朱元璋与朱標才豁然开朗,明白他说得確有道理。

这就是常理。

当人们面临生存危机时,肯定会不顾一切,南下求生。

即便老三、老四再不情愿,那时也无法阻止。

朱標心有所悟之际,內心亦萌生出將韩成所言悉数记录下来的念头。在他看来,韩成所讲述的內容蕴含著极为珍贵的知识,涵盖广泛,若能深入理解,定能助他们更透彻地洞察世间万象,获取更多益处。往后若得閒暇,或许可向韩成虚心求教。

韩成每每都能从意想不到的独特视角入手,解决难题,且条理清晰、论据充分。

“所以,这条界限以北,绝不可设立封地。北面眾多的土地必须牢牢掌控於朝廷,否则將来必定会误了子孙后代。”

朱元璋对此深信不疑。

接著,他又带著几分忧虑问韩成:“往北如此广阔之地都不能封王,那剩余区域是否足以供大明藩王分封所需?”

韩成听罢轻笑一声,心想该拿地球仪出来展示一番了。

------------

朱元璋的顾虑並非毫无依据。在他心中,北方土地辽阔,足以为多位王侯提供封地。然而,韩成划定的一条线却將这些设想局限於此。

那么,失去了这么多的土地,余下的地方究竟还够不够分配呢?

即便能供他儿子分配,那他的孙子怎么办?

藉由韩成之言,他已知晓,自己的后代人数必將庞大到令人震惊。

朱標註视著韩成,同样满是忧虑。

儘管经韩成告知此界广袤,但他心中並无明確概念,对世界的大小依旧模糊不清。

与朱元璋如出一辙,他也坚信北方的土地最为辽阔。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