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朱重八的心情异常愤怒难平。
这就是自己的后代经营的大明江山?
竟如此让人失望?
虽然自己也是寒门出身,掌权以来一向重视恢復生產和体恤民情。
但现在看下来,后代显然完全没有继承这样的理念,
竟然肆无忌惮盘剥百姓!
这样的压迫,何尝不是迫使百姓走向绝境?
身为帝王,他不愿看到治下动盪生乱,
然而得知子孙如此治理天下后,
朱重八反而觉得,这些民眾起义简直是天经地义!
就算是换了自己站在那时候的百姓立场上,
又怎么可能甘心坐以待毙?!
要么反抗活下去,难道等著饿死不力?!
强烈的愤懣在他的心间激盪翻滚,
让他久久难以平静。
若非力有未逮,他真恨不得把那个后世的不孝子孙拖到面前,撬开他的天灵盖,看看里头装著的是否是猪脑!
他竟敢如此胡作非为!
愤怒填膺的朱重八不由狠狠瞪了朱標一眼。
那遥远的不肖子孙自然够不著,可眼前尚有儿子在——虽然这太子將来也是个不孝子孙,但他毕竟是自己血脉所系。
比起其他那些不力器的后代,朱標与他们相比还是要好上些许。
这一眼瞪得朱標莫名其妙,隨即回过神来,心中不免升出一丝无奈:怎么这帐又算到我头上来了?我还恨不得亲自把这个逆子活生生打死!这都是些什么闹剧!
“大明当年其实也有一些能臣,也有一些驍勇善战之人。
然而自从那人掌权之后,做事太过急功近利。
虽说他勤奋得很,做出了各种决策努力施政,可这些勤奋反倒不如不去勤奋。”
“要是他能什么都不管,在宫中逍遥快活、沉溺享乐,让朝廷机构按照既定轨跡运行下去的话,大明也断不至於败亡得这么快。
偏偏越勤奋,犯的错越多,离灭亡也就更近一步。
还有比如他在短短十七年任期之內更换了五十多个首辅……”
韩力的声音娓娓道来,讲述著他知道的有关明代末年的奇葩作为。
“且慢,这所谓的首辅究竟是什么?听起来仿佛很关键的模样。”
此时正值洪武十五年,三年前胡惟庸已被处决,丞相制度也隨之被废除。
朱重八正是因为忧虑相权过於庞大,將直接威胁皇权才做了这个决定。
从此六部直接对天子负责,以便让他处理政务时少受制约。
不会再出现如李善长时代那种即便不担任丞相亦能够轻易號令百官的现象。
如此改革確实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也让朱重八颇为自得,认为这是相当高妙的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