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菜之人已亡故。”
听到这话,朱棣重重一拳砸在床沿上。
这一回的损失,可谓惨重。
往日慈眉善目的道衍,此时却没了笑意,眼神如病虎般凌厉,浑身透著一股压迫感。
对於像他这样的人来说,被吴良他们这般暗算,也是难以接受的屈辱。
顏面扫地,太过难堪。
“殿下莫要太过自责、愤怒。
依我之见,这是吴良他们的自寻死路。
若他们安分守己,静候殿下查明**,看在过去的功劳上,圣上或许能赐他们个善终。
可他们偏偏不顾圣上面子,圣上定然不会容忍。
与圣上为敌,结局只会更惨!”
道衍这般说时,不禁暗自嘆息一声。
朱洪武犹如悬於眾人头顶的利刃,他自然也无法倖免地感受到这把利刃的压迫。
提到此事,道衍心中便满是鬱结。
朱元璋平定天下的速度太快了!
当他好不容易学有所成,打算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时,天下早已归於太平。
哪里还有他的用武之地?
朱洪武同样是个极为能干的人,他將天下治理得井然有序。
即便如道衍这般的人物,在朱元璋健在时,也不敢轻举妄动,更不会莽撞行事。
这样做不仅无法彰显才学、实现理想,只会落得一死的下场。
作为一个明智之人,他深知在洪武朝想要有所作为意味著什么。
整个天下,没有哪位皇帝比当今的洪武皇帝更懂得手段!
这就像陈胜吴广、刘邦项羽等人,儘管他们在兴**事时声势浩大,但在始皇帝在世时,他们都不敢贸然行动。
这是一人足以掌控一个时代的存在!
“线索断了,我们未能抓到对方的把柄。
父皇派我前来,正是为了搜集对方的证据。
由此可以看出,父皇想按规矩办事,不愿胡来。
在这种情形下,即便父皇有意继续追查,也没有正当的理由出手。”
朱棣满心的失落与烦闷尚未消散。
听到这话,道衍说道:“殿下,此事不可一概而论,圣上向来性情如此,吴良之流胆敢妄为,圣上自不会手软!
至於那些所谓的证据,殿下不必忧心。
圣上若是要对付他们,何愁找不出藉口?”
儘管道衍至今只知晓大明出了个奇人,別的都不甚清楚,但他却能察觉到局势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切都截然不同了。
吴良他们的那些伎俩,在过去也许还能矇混过关,如今却无疑是自寻死路!
无人能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