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它已不合时宜,不仅阻碍发展,更常致內乱频发。
不过……我並不认同。
因为后来者大多未能掌握分封制的真諦。
分封並非简单地將已有疆域再行分割。
真正的分封制,需要在未完全掌控的新土上施行,藉此拓展版图,增强实力。
他把自身掌控范围以外的土地,分封给了诸侯王。
让这些诸侯王带领部属和兵卒,前往荒芜之地,逐步开拓疆土。
而他们所开闢並建立起来的地方,在名义上依然归属於周天子!
后来那些效仿者,却是在已有土地上施行分封。
这种方式显然违背了国家统一的趋势,难免会造成各种问题,显得不合时宜。
陛下若能將藩王们派遣至边远之地,这分封才真正符合古制。
也是对分封制度核心价值的准確把握。
与大明现有体制相结合,定能相辅相成……”
分封制竟能如此解读运用?
偏殿內,朱元璋与朱標听罢韩成之言,都觉得甚是新鲜。
朱元璋早年確实未受过正规教育,但在稍有地位后,便在马皇后鼓励下,抓紧一切时机充实自己,求知若渴。
直至今日,从未中断。
韩成认为评价一个人的学问,不应仅看他早年是否读书,而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
毕竟人生漫长,不应因前半段经歷,而否定后半段可能取得的进步。
否则此刻,朱元璋顶多只是个乞丐或和尚,而非洪武皇帝。
即便如今,朱元璋练功或用餐时,仍喜欢请饱学之士讲述歷史给他听。
对於分封制度及其相关內容,朱元璋並不感到陌生。
朱標更是从小便接受了正规教育,对西周的分封制度更为熟悉。
正因如此,当他们听到韩成的这番言论时,才觉得耳目一新。
这是他们之前从未知晓,或者未曾有人告知,亦或是自己未曾思考的方向。
韩成的话乍一听令人觉得有些怪异,但仔细推敲,却显得合乎逻辑。
“原来如此!”
朱元璋带著豁然开朗的表情点头,隨即暗自记下了韩成所说的一切。
他决定今后按照这种方式行事,一旦有人反对並指责不合礼法,他就拿出这套说辞反驳,让对方无言以对。
接著再除掉对方。
这样处理起来更加乾脆利落!
“我就说嘛!周天子与周公等人怎会如此愚笨,把大片肥沃的土地分封出去呢?